第3章、破旧的小院(1/2)
“你怎么还跟着我?”
林湘皱着眉。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青春痘其实年纪不大,智商看着也不高的样子,直眉楞眼地说:“红毛哥让我跟着你,免得你跟你哥一样跑了。”
林湘无语。
这时候公
车来了,两
一前一后上了车。
车子晃晃悠悠,出了八石镇镇区,两侧便是农田,此时正是冬季,田里都没种什么正经作物。
公
车一连经过三四个村落,终点站就是林湘家所在的梧桐村。
梧桐村背靠连绵大山,村
有一棵樟树,树龄三百年了,是国家保护树木。公
站就设在这棵樟树下。
下了车子,林湘走在前面,青春痘跟在后面。
相比起市里的繁华、镇里的热闹,梧桐村就显得特别落后。
随着经济发展,务农越来越无法满足村民的生活需求,越来越多的
出去打工,平时村子里几乎看不到一个年轻
,都是垂垂老
和留守儿童。
现在是寒假期间,很多打工的
都回来了,今天是正月初六,很多
来走亲戚,所以村里的
气比平时要好很多。
从村
走向村中心,最明显的是房屋的变化。
村
的房屋都是红砖楼房,有两层的、三层的,这都是家里有
出去打工,赚到钱回来盖的新房,但大多数的外墙都露着红砖水泥,不像市里和镇上的房子贴着漂亮的花岗石。
这些房子虽然盖了外壳,很多门窗却依然很
旧,一看就是原来老房子拆下来继续使用的旧门窗。
随着靠近村中心,房子就慢慢变成了木梁土墙的传统老房子。
一座紧挨一座的三合院民居,低矮、老旧、
暗、
湿,很多屋顶为了防雨,盖着蓝色的活动板,夹杂在传统的黑瓦屋顶之间,仿佛旧衣服上的补丁,要多难看有多难看。
外墙、屋角、院子里随处可见青绿色的苔藓。
房屋与房屋之间,往往只隔着一条狭窄的石子路,路面凹凸不平,路边上的小水沟里流淌着厨余污水,散发着酸腐的臭味。
青春痘捂着鼻子,一路跟着林湘,扎进了这样
仄的院落群里,最终进了林湘家的小院子。
坐北朝南的三合院,正面的院墙已经倒塌了一半,露着一个大豁
,取代原本的门成为大家进出的路
。
院子大约有个四十平,土胚地面,因为最近下雨,地上坑坑洼洼,一踩一脚泥。
西厢的房子年久失修,倒塌了三面墙,只剩半间还立着,完全不能住
,就用活动板隔出来一个三平米左右的小房间作为厕所。
东厢两间,一间是厨房,另一间是猪圈和堆放杂物的地方。
能住
的只有三间正房,正中间的堂屋用老式的大衣柜和花橱隔成了前后两半,前半部分算是客厅,后半部分则是家里老
的卧室。
东边一间原先是林湘父母的房间,他们过世之后,就变成了哥哥林瑞的屋子。
西边一间原先也隔成了前后两部分,前面是林瑞住,后面是林湘住。林瑞搬到东边以后,这间屋子就都成了林湘的。
虽然从数量上来说,住林家一家
是足够的,但这院子非常非常老旧,别说地上,连墙上都是坑坑洼洼,房檐又低,后窗狭小,每间屋子只有前半部分算得上有采光。
家具也都是用了二十来年的老家具,掉漆的掉漆,
损的
损,活动的活动,房间的墙上糊满了旧报纸,以图遮盖墙面的发黄和霉变。
林湘走进院子,只见堂屋门
的通廊下,放着一把褐色的竹椅,一个
发斑白、满脸老
斑的老太婆,佝偻着身子缩在竹椅上,
上戴着毛线帽,身上是臃肿的青色棉衣,整个冬天就这一件保暖的外衣。
她走过去,叫了声:“
。”
林
是家里唯一还活着的长辈,快七十岁了,老眼昏花,牙齿脱落,什么活也
不动,每天就是坐在门
晒太阳。
原先林瑞在的时候,还能管她吃喝;现在林瑞跑了,只能林湘照顾。
她一想到再过半个月,她就得回沪都开学,不知道该怎么安排
,就为难得不得了。
林
听到她的声音,萎缩的嘴唇颤抖了半天,才慢慢说出话来:“你回来啦……锅里有番薯……”
林湘是昨天出事进医院的,今天才回来,现在也过了中午了。
这一天一夜,林
应该也很担惊受怕,但一看到孙
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提醒她家里有饭吃。
林湘眼眶一酸,差点哭出来。
她忙回过
擦眼泪,却看到青春痘正在踮着脚躲避院子里的泥沼污水,一副无处下脚的样子。
“喂!”她叫住他,“你看我家里这个样子,还有老
在,跑也跑不了的。”
青春痘从进这个院子开始,就浑身不自在,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