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14 郭吉廷的三把火(第二更)(2/2)
来,说他这么做都是为了唐国长治久安绝无私心,让文易不要感
用事云云。 
把文易气的当场罢朝。
这还是唐国建立以来的第一次。
 可是事后没多久张鸿、肖柏山、王幼鲲、严席、贺方、武横等
纷纷上书请罪,并把家
送
梦启城。 
 文易一边说使不得,我没有这个意思,你们别受风言风语的影响。一边在城中划出一个坊,作为官员和这些
质的居住地。 
这还不算完,郭吉廷马上又烧起了第三把火,把御史台的御史们分成数个小组,去监察地方。
 而且要求必须查出问题,查不出问题就说明你这个御史有问题。是自己倒霉还是别
倒霉,你自己看着办。 
 一时间最清闲的御史们变成了最辛苦的
,不只是他们有怨言,别的官员怨言更大。 
以前上班还能划划水,偶尔还能腐败腐败,偷偷的在百姓面前耍耍威风,现在统统不行了。
被抓住最轻也是个处分,严重了可能要丢官,再严重判刑都有可能。
一时间搞的唐国风声鹤唳,官吏怨声载道。
 弹劾郭吉廷的奏折如雪片一般飞
王宫,但都被文易留中不发。 
 很多
实在受不了,就去找薛大元、甘宪、莫俊、柴犇这些大佬诉苦,让他们想办法治一治这个郭吉廷。 
 但薛大元几
很清楚源
在哪里,不敢蹚这个浑水,都表示他们也管不了。 
 尤其是甘宪,虽然对郭吉廷的为
很是不屑,但对于他做的事
非常支持。 
 他早就知道唐国官场懈怠之风严重,只是他要处理的事
太多无暇分心管理。 
 现在文易找了个
把御史台这摊子事
管起来,他打心底里感到高兴。 
 对那些来找他的官员,他毫不客气的道:
家也是在依法办事,你们不想被抓住把柄,就严格约束自己,犯了事儿被抓那就是活该。 
官吏们眼见求助无门,只能做出改变。
收起懒散的心思认真做事,也不敢再轻易的耍官威,唐国的吏治环境有了截然不同的转变。
 感触最
的还是百姓,他们突然发现官吏们更和善了,办事效率也更高了。 
这种高压政策延续了差不多有三个月,才逐渐放宽松了一些。
 百官都松了一
气,这一波终于撑过去了,要是再这样下去他们都要受不了了。 
经历过高压治理的官吏们并没有意识到,即使是放宽后的监察环境,还是比最早的时候要严格了好几倍。
 这时候就该鲁迅先生出场了,
都是喜欢折衷的。 
如果一开始告诉百官,我们的监察环境太松懈了,要给大家加压到五十。
大家肯定不同意。
可是直接加压到一百,然后再回调到五十,他们就会觉得好轻松啊。五十好,我们喜欢五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