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封赏前夕(1/2)
这天文易、谢道韫正在光华殿翻阅勋爵册封名单,顺便对每个
的封号进行调整确认。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古义很会办事儿,伯子男数量庞大,不可能全部都让文易来拟定。礼部已经提前拟定好了一个样表,他只需要据此调整就可以了。
甚至不调整直接拿来用都没问题。
公侯的封号则全部空了出来,等他拿主意。只有二十五个
,很快就确定了各自的封号。
正准备让
把名册送回礼部,让他们照此办理的时候,一名侍者急匆匆的走进来道:
“陛下、娘娘,阆湖传来加急
报。”
文易接过信一边看一边笑道:“我敢肯定是刘伯写来的感谢信,他太客气……”
哪知道声音越来越小,最后手一松信掉落在地上。
谢道韫
知不妙,赶紧捡起信查看,赫然是刘苦写的报丧信,里面记录了刘伯去世前的所有经过。
看着文易悲伤的样子,她担心的道:“陛下,
老了总有这么一天的,刘伯是带着笑容走的,我们……”
文易
吸
气,道:“不用担心,我没事儿的。”然后对侍者道:“去叫薛太傅、古尚书他们过来。”
侍者不敢耽搁,连忙把
请了过来。
两
也从侍者那里知道发生了什么,表
有些悲伤。一见面就劝道:“陛下还请节哀,刘伯泉下有知也不希望看到您因此伤了身子。”
文易说道:“我知道,叫你们过来是关于刘伯的后世
待你们一二。”
两
道:“请陛下吩咐。”
“古义,把刘国公的一应印信、仪仗、封赏诏书都准备好。”
“是。”
“薛先生,我不方便去,治丧的事
就
给你了。不需要太奢侈,简单一点就好。”
“臣遵命。”
“不用
土,修座祠堂把灵柩停好,等将来我的陵墓修好了,就把他葬在我的旁边。”
薛大元道:“是,若刘伯泉下有知,也会感谢陛下的洪恩。”
陪葬皇陵在古代也是一种殊荣,这玩意儿不是有功就能获得,关键是皇帝的意思。
等他们都离开去做准备,谢道韫才开
道:“陛下,要不就让小鲤代您去祭奠一下?”
文易也很意动,但思考过后还是放弃了这个打算:“算了,今时不比往
,还是不要节外生枝了。”
表达感
的方式有很多种,偏偏用最危险的方式,那不叫感
,叫愚蠢。
培养一个合格的继承
又岂是那么容易的事
,文易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心思在文元身上。
虽然他还有好几个儿子,可也不敢说能再培养出一个,如非必要岂能轻易让文元涉险。
刘国公薨的消息很快就传遍了朝堂,详细过程也一并被传出,对这个
况众
也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不过大多数
并不相信这个过程,什么他听到封国公的消息不行于色,然后在睡梦中无疾而终之类的,完全是美化的说法。
在他们想来刘伯应该是听到被封国公,太过于高兴才死的。
不过在这个时候小透明的好处就体现出来了,没有和任何
结仇,也就没有谁传谣言说难听话。
再说被封国公兴奋而死,并不算丢
,最多就是不好听而已。
更何况,
家再是小透明也是简在帝心的堂堂国公,
不到他们说三道四。
反倒是满朝文武都送去了吊唁信和贡品,尤其是原本阆湖出身的
,基本都派了家
亲自过去吊唁。
总而言之,刘伯的后事办的非常的风光。
至于刘国公的爵位,自然被他的嫡长子刘苦继承。
唐国的制度是没有推恩一说的,也不存在降等继承,爵位可以一直往下传。
文易分封诸侯国的原因和之前的朝代都不同,之前都是为了收买功臣。
他则是因为天下太大了,朝廷治理不过来,分封诸侯国是为了更方便治理。
用推恩令和降等继承,把所有的诸侯国都搞没了,那还分封个啥。
他不害怕诸侯国实力增强,反而害怕他们不争气,把好不容易打下来的土地丢给异族。
诸侯国实力增强了就引导他们去打外族,扩张华夏文明。如果将来有诸侯国做大造反取代唐国……这是无法避免的。
反正他也没指望唐国能永远传承下去,这不现实。
总有一天唐国也会亡,不论是倒在内部造反派手里还是诸侯国手里,都没关系。
只要思想能传承下去,只要华夏文明能永远繁荣昌盛就可以了。
等刘伯的后事办好,朝廷这边也做好了封赏前的所有准备,就差正式宣布了。
群臣也知道这一点,同样焦急的等待着这一天的到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