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8章 说王猛2(2/3)
“有
倒霉遇到灾害,或者家里生重病没钱治,就只能卖地。自家没地了就只能给别
家当佃户,甚至卖身为
。”
“那些能力强会钻营的越过越富有,慢慢成为豪强成为
上
,反之只能沦为
仆。”
“所以商周时期社会结构发生了极大的变化,逐渐演变成我们所熟知的模样。”
“……商周时期金属冶炼技术更加成熟,各种农具被发明和普及,
类的工作效率再次得到提高。”
“尤其是耒耜和耕犁的发明,让
类可以借助牲畜(牛马骡驴等)的力量进行耕种,效率变得更高。”
“还有就是社会进一步大分工,导致的百业兴旺……社会结构变的更加复杂。”
“生产力的进步导致
增多,
多了意味着劳动力增加,生产出来的粮食和各种物资就变多……更多的土地被开发出来。”
“实力变强就有能力去夺取更多的土地……国土面积也在增加,从原本的河洛变成了九州……”
“
增多、国土面积增加就意味着国家更加的复杂,简单的井田制已经无法有效的治理这么庞大的土地。”
“商周时期还存在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阶级固化,上升渠道断绝。只有贵族的血脉才能当贵族,平民永远都只能是平民。”
“知识学问乃至礼乐都是贵族独享的,平民是没有资格享受这一切的。如果敢越过身份学习读书识字听音乐,是死罪。”
“这些腐朽陈旧的思想也已经不在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于是基于井田制而存在的周朝渐渐失去了对天下的统治,诸侯并起的时代到来。”
“春秋战国时期几个强大的诸侯国实力都差不多,谁也无法以一己之力压服对方,谁也不服谁的气,最终大家就这样僵持了下来。”
“在这个动
年代各种规矩都被打
,原本只掌握在贵族手里的文字逐渐被平民掌握。”
“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认识到这样不行,必须要作出改变。”
“作为后
我们知道该怎么做,但处在当时的
受到时代的局限
却很难看到前路,他们只能摸索着来。”
“如果把未来比作是一
大象,那么摸索前路的先贤就是摸象的盲
……”
“有
摸到了大象的肚子,以为大象是一堵墙;摸到腿的
以为大象像柱子,摸到耳朵的
以为大象像蒲扇……”
“我们的先贤亦是如此,‘摸’到了什么,就把什么思想记录下来。每个
‘摸’到的东西都不一样,于是就有了诸子百家……”
“但他们并不是凭空随便摸的,而是以自己的知识,以及所处的环境为基础,推演而得到的。”
“老子专门帮周天子看管藏书,所以他学识最为
厚。当时周天子已经失去天子威仪,老子就更没有什么权力了……所以他提出了无为思想。”
“孔子是名门大族出身,曾经担任过……所以他提倡复兴周礼……”
“墨子出身于手工业阶层……手工业想要发展,就需要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他们希望各国停止征战……所以他提出了兼
、非攻。”
“就算同一家内部也会有分歧,比如管仲和商鞅都是法家,他们的思想就存在很大区别。”
“管仲出身市井,他能体会到小民的艰辛和诉求,所以他主张富民。商鞅出身权贵,只考虑国家和权贵的利益,所以提出了富国思想。”
“其余百家的先贤,也都是基于自己的出身和学识才提出了各自的思想。”
说到这里,他又提了一句:“这就是你刚才说的,已有的思想对未来思想的影响。新思想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在已有的思想上推陈出新而得到的。”
王猛点点
,这个理论确实被圆回来了。
潘越继续说道:“但每一个先贤看到的未来都是片面的,甚至有些我们可以直接说是错误的……”
王猛接话道:“于是百家开始融合,互相吸收对方的优点,然后找到了出路对吗?”
潘越道:“对,随着先辈们一次又一次的探索和试错,前路渐渐清晰起来。”
“井田制开始瓦解,土地彻底私有化,拥有土地的
向朝廷缴纳赋税。”
“孔夫子首创私学有教无类,学问开始进
民间,普通
也能读书识字。”
“身份限制初步被瓦解,出身普通但有大才的
得到了出仕的机会。”
“尽管这种机会非常渺茫,可比之前一点机会都没有已经是巨大的进步了。”
“有
意识到了分封制的弊端,开始采取郡县制,进行中央集权。把更多的权力集中在国君手里,削弱地方的势力。”
“秦国更进一步的提出了耕战制度,建立了二十级军功爵位制。不论出身如何,只要军功达到都能提升自己的阶级。”
“此举彻底打
了出身和血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