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0章 干脆直接称帝(2/3)
是晋王,相当于告诉刘肃,刘岱和刘宠三
:你们三个自觉一点! 
“为什么不能是汉王?”刘韬当即反问,“不不,或者说,扣除汉王之外,没有别的王号值得我看重的!”
“如果是汉的话,那么主公就不是称王,而是直接称帝了。”荀彧解释,当初刘焉想要称汉王,结果不得不改成蜀王,其实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你都称帝了,那其他
玩什么?别
能讨伐董卓,自然也能讨伐刘焉! 
 “问题是,我们隔壁的赵王,眼看都要称帝了。”刘韬调侃道,顺便在心里补充了句:然后
几年,说不定就要禅让给袁绍了。 
“…………”荀彧闻言,纠结了一下,似乎是这个道理。
“说到底,其实一个两个都想要称帝,不过是时间问题。我们也不搞什么称王再称帝的戏码了……直接称帝吧!”刘韬说道。
 这样他可以直接拿出传国玉玺,先刷一波正统
,省得给袁绍抢先。物尽其用,如果传国玉玺的出世无法避免,那么至少也要在自己手中出世! 
随即看向荀彧,继续说道:“现在大家都称王了,说到底心里还有些顾忌,所以还不敢称帝。不如我给他们加把火,推一推他们。说不得,还有几个,主动臣服我们的。”
荀彧一开始还有些反应不过来,听了刘韬的话略微一想,觉得的确是这样。
毕竟刘韬和董卓不同,刘韬要称帝,偏偏如今又没有皇帝,那么最多引起一些野心家的不满。但同样的,原本就忠心于汉室,或者没什么野心的藩王,会选择臣服刘韬呢?
尤其听说这次南下,刘岱和刘宠与主公的关系不错……
 “可行
很高,不过还有一个严肃的问题,那就是可没有那么多的官员。三公还好,九卿都凑不齐的……”荀彧叹了
气。 
 可行是可行,问题是硬件跟不上,这才是问题。哪怕通过考试,录取一部分士
,实则都没什么治政经验,也自然没办法重用。 
 其实如果进一步解放
,允许
学习和出仕为官的话,那么或许还能再增加一些。 
 只是这是这个时代的红色警戒线,别说
本身没有被解放的觉悟,男
也很不爽
和他们抢夺本来不多的官位。 
 到
来该讨好的讨好不到,反而进一步把男
这边得罪,是以刘韬一直没提这事。 
“我也没有那么多的州啊!”刘韬耸了耸肩,“先称帝,然后该怎么样就怎么样,官员的问题,陆续再慢慢补充起来便是。”
随即看向荀彧,笑道:“现在我担心的是,到时候构筑起一个新的朝廷,文若只怕又要进一步高升,继续下去,我还真担心,不知道如何封赏你好些。”
“属下还年轻,还需要历练。”荀彧当然是选择拒绝升迁,他难道还不知道自己年轻?
 少说还要
上三五十年的,按照这个速度,四十岁可能都要三公九卿,后面的时间怎么办?一个在朝堂上经营了三十多年的三公,这让皇帝怎么想?! 
 “安心好了……”刘韬笑了笑,“称帝之后,我打算引
一个构思,仿造现在并州衙门的办事模式,提升一级,建立六到八个部。其实也可以理解为,在尚书台的基础上分化出来,毕竟现在尚书台的权力越来越大……” 
 汉光武帝刘秀为了弱化三公的权力,已经开始重组尚书台:有令、仆
各一
,尚书六
,分主六曹。不过这六曹并非隋唐的六部,而是:三公曹、吏部曹、民曹、南北两主客曹、二千石曹、中都官曹。 
至西晋,才改组为:吏部、殿中、五兵、田曹、度支、左民六曹,依然归属尚书台。到了这个地步,已经算是逐渐有了六部的雏形。
 “原来如此,从尚书台
手啊……”荀彧恍然,“尚书台隶属于少府,不高不低,倒也的确合适。” 
 “现阶段的确是这样……”刘韬笑了笑,“不过以后朝廷结构要改变,主要分成三省。中书省负责协助我处理政务和机要,高于三公,相当于宰相;门下省,主要负责皇室,以及皇帝
常诸般事务;最后就是尚书省,下面设各部,处理对应的事务。” 
真是……这样算下来的话,那么尚书令岂非已经是九卿级别了?荀彧有些无奈,这样修改的话,自己能担任什么职位?!
 分管某一项具体工作的仆
,还是成为尚书令?这样下去不到十年,怕就要前往中书省任职,四五十岁的宰相……实在无法想象。 
一时间,荀彧的眼神,居然多出几分无奈。
 郭嘉和陈宫则是在一旁偷笑,虽然羡慕荀彧一路高升,但是就如同荀彧担心的一样,两
也意识到,这要是四五十岁当了宰相,那一定很好玩。 
 眼看荀彧开始尴尬起来,两
也乐得看热闹。 
“怕什么?”刘韬耸了耸肩,“六七十岁,该退休就退休,还打算给我鞠躬尽瘁,在宰相的职位上,流尽最后一滴热血不成?”
荀彧闻言一愣,乞骸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