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9章 使者们的想法(1/2)
早在结束长安之战后,上万的敌
,主要还是飞熊军是真的香。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两千
上下,每个提供20点经验值,什么叫做
锐,这就叫做
锐!
也不看什么装备和气势了,以后谁给的经验值多谁就是
锐,不接受反驳!
两千
给了四万经验,剩下
七八糟加起来还不到五万……结果距离升级居然还有十万经验的差距,要不是收获了司州这地盘,感觉真的是要亏死。
说好的几万大军呢?说好的几十万经验呢?到
来就那么几千
,给的经验还贼少!
最后大概明白了,董卓当时还没有来得及把主力都给调走,大部分都留在洛阳了。
董旻带了一部分
离开,不过显然还没有能扩招就被再次击败,本身士气就不高,
数又少,给的经验自然不多。
于是就想着,
脆让天下群雄,也想办法,把自家的军队升升级。
让他们明白,继续靠
数堆,估计很难打赢以后的战争,只有
锐的军队才行。这样在战场上遇到,每个士卒,怎么都能给个15点经验吧?
另外
锐化的好处有很多,第一个就是消耗的经费就高,
数多就意味着能投
到民生的部分变少;
数少的话,不仅能避免一些无辜的百姓被征召
伍,同时打起来也轻易。
打几场胜仗,差不多就把对方的主力都给灭了,剩下只要接收对方的地盘就好。
想是那么想,实际上真正落实下来,到底还是少数
锐配合大量普通士卒的
况,才算是主流。比如说袁绍,历史上普通的队伍,怎么都有三五万。
至于大戟士、先登死士这两支
锐,
数控制在两千
左右,反正应该不会超过三千。
又比如说公孙瓒,普通的士卒和骑兵,估计占据八成以上,剩下两成,大概三千左右,才是他最
锐的白马义从。
反正都有经验拿,刘韬对此自然也不会有什么意见。反正发展的时间留足给他们,且看以后打起来,会个什么
况。
阅兵仪式结束,刘韬也在锦衣卫的护卫下,开始打道回府。
只是会场上,大部分
其实还没有立刻散去,主要还在讨论今天的大典,以及阅兵式。
大典没什么,甚至有些粗陋,对于许多读书
来说,甚至‘不成体统’。不过阅兵式,却是前所未有,给
的感觉很震撼。
明明是炫耀自己的战力,甚至把自己的王牌都给亮出来,感觉很傻……但是,比如承认,效果也非常巨大。
许攸看了看周围,不少没有离开的百姓,都在讨论哪些
锐的军队。他还记得,这些百姓,在大典开始之前,脸上还有些麻木,有些担心,现在全然没有,变得很激动。
“原来如此,为了让百姓,甚至是麾下的文武官员,对他有信心,才举办的阅兵式!”许攸突然明白,刘韬搞出这个阅兵式的目的。
第一个登基称帝,本身具有一定的风险。刘韬是汉室宗亲没错,问题天下十王里面,谁不是汉室宗亲?别
都没称帝,凭什么刘韬率先称帝?
他就是用这个方式,告诉天下所有
:老子有足够的实力,来保证自己的帝位!
“或许,可以让主公也搞一个……”许攸低声嘀咕道,赵王称帝,然后过一两年,甚至三五年之后,禅位给袁绍,已经是预定的事
。
到时候袁绍或许会成为,第一个接受皇帝禅位的臣子。估计不少
会有些担心,这个时候来一个阅兵式的话,那效果应该不错。
“依我所见,若不能击败刘韬的话,那么主公是否接受禅位,没什么意义啊……”辛评闻言,却是低声说道。
“对的,若是不能击败刘韬的话,那么什么都没有意义。”许攸闻言,热血便冷却下来。并州和冀州就一个壶关,关
还在别
这边。
更别说河内都是
家的,刘韬完全可以从河内这边进军魏郡。尤其现在冀州的治所,已经搬迁到邺城。从河内杀过去,不多久就能到,那完全是一开打就是大决战的感觉。
于是下一步,最急迫的,应该是先称帝,然后搬迁都城,可以是邯郸,可以是卢
,但邺城……实在不能作为都城了。
“燕王那边的问题,也需要解决。”辛评提醒道,毕竟刘虞还是很在意大汉正统的,赵王登基没什么,但若是袁绍接受禅让,那么对方肯定主动来讨伐。
“看来主公要登基,还得等下去了。”许攸叹了
气。
挟天子以令诸侯,原本只是一个过渡,目的是为了让自己登基名正言顺一些。结果现在左右为难,这汉室宗亲,估计还要扮下去才行。
顿了顿,继续说道:“刘虞不可怕,主要还是公孙瓒。他也是有野心的,只要把他说动,那么刘虞不足为虑。”
刘虞麾下也有军队,主要由从鲜于辅统领,麾下还有从乌桓那边回来的阎柔。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