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6章 开疆扩土(1/2)

“这步度根一点尊严都没有的吗?”看着步度根那边的回复,王允对卢植吐槽道。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对于刘韬和步度根来说,大概就是动动嘴皮子的事。但对于下面来说,王允这个户部尚书,以及卢植这个吏部尚书,显然是最辛苦的。

吏部还好,最多是挑挑拣拣,好歹把一个县的官员给安排到位,实在不行先军管一段时间,反正那边很长一段时间,不会有太多在那边活跃。

户部那边却是要安排过去居住,总不能空城一座。好在各地听到消息,偷跑过来的百姓不少,陆续又来了好几万,问问他们去不去,去的话也不需要劳役了,直接分配土地。

随着各地加强对家丁和百姓的监管,能逃过来的越来越少。

其实某种程度来说,户部也是松了气,安顿这些,可要花费不少物资……

面对一大堆的数据,说真的王允都觉得痛无比,没想到给刘韬管家那么难。然后不得不感慨,荀彧的确是个才,难怪一直被刘韬那么看重。

如果不是年龄摆在那里,户部尚书,甚至中书令绝对是他的。

不到三十岁的中书令,换了以前想都不敢想。再年轻的三公,怎么都要五六十岁。

“你说那步度根……”卢植想了想,“是想要和我们开战,还是一片场?”

“就是一片飞地,还要过了山才能到达……”王允叹了气,“换了以前,少不得要据理力争,劝陛下不要好高骛远。”

现在不行,实在没办法那么劝。冬季防寒的手段,每年都在进步,云中那片区域,百姓生活得都很舒服,冬季老和孩子的折损率也下降到历年最低。

最穷的家,官府会记录下来,在冬天东去一些煤炭,至少不让他们在冬天冻死。

而且云中到处都是工作,到处都要,只要勤奋,打一份零工,怎么都饿不死。所以真的能冻死饿死的,用当地的话来说,那真的是‘死不足惜’了。

其实扣除这些牢骚,王允还是很激动的。哪怕是武帝时期出兵,也只是扩张到云中和朔方这片区域。

打过山,在山那建立据点,如果不是看现在江河依然支离碎,那绝对是开疆扩土的盛事。

最重要的是,陛下能让冬天不再寒冷,让百姓可以逐渐适应在寒冷的地方居住。

从此山以北的原,再也无法阻挡大汉百姓的步伐。只要把胡都赶到更北方,那种常年都是冰天雪地的环境。

到时候,他们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归化,成为大汉的一部分;要么去尝试在那种天寒地冻的环境里面生存下来吧!

“我们的陛下,他的目光从来不会停留在大汉十三州上面。”卢植感慨,在那些所谓的‘汉帝’还在计较着一郡一县的得失时,刘韬已经看向了世界,“他眼里,只会看到对他有利的,根本不在乎这里,是不是大汉原本的土地。”

“反正只要打下来,那么那里就是我们大汉的土地!”朱儁上前。

他出现在这里不奇怪,白云那边设县,官员和百姓姑且不说,驻军肯定是要的。按照军政分离的概念,要在那边设置军仓,供应地方驻军用度。

这位出现在这里,不用想也知道,是来找王允要物资的。

“好在文若把物资的红线提高了,否则的话他现在又要痛了。”王允感慨道。

“安心好了,我们过去之后,会安排一定程度的军屯。作为后勤辎重兵的部分,会在不打仗的时候,作为屯田兵使用,这是我和陛下讨论的结果。”朱儁笑道。

到时候,至少粮食和蔬菜,甚至食什么的,可以稍微自己补给一些。山那边的猎物其实也不少,适当狩猎补贴一下伙食也是可以的。

反正接下来的几年,至少三年的时间里,那边应该不会发生战争。真要有,那也应该是凉州那边的羌胡。

只是那边的羌胡,和马腾的关系都不错,换言之只要马腾驻守在那边,羌胡不起来。真有某个部族想不开,也会被迅速剿灭。

凉州大概要休养两到三年,稍微恢复一些之后,才能开始考虑进西域。刘韬希望能重开丝路,前提是看看能不能把西域的那些小国给灭了,至少收编归化一下。

实在不行一国两制也可以,反正逐渐派遣教师过去,汉化他们,两代之后,估计他们的国民,首先会觉得自己是汉国,然后才是xx民族的

反正那片区域的宗教还很原始,刘韬觉得道教就很不错,而且传教的事刻不容缓。

“你们能在那边屯田,也算是帮了我的大忙!”王允闻言,也是偷偷松了气。

几千,哪怕只有三千,算上辎重兵什么的,怎么都要六七千。那么多的军粮都由朝廷供应,那可是笔不小的数字。更别说,通往山北部的通道,还要分别从山林里面,以及五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