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最后给刘备次机会(1/2)
 维新二年,公元193年秋,随着秋闱的召开,参考
数和去年相比
增一倍。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科举的含金量,以及意义终于得到大家的认可,这是一件好事。但同样的,那么多的考生一拥而
,一样给晋阳带来不少的负担。 
 最后不得不进行三
考试,把秀才,举
先选出来,然后再由举
参加会试。就算这样,也有近七百多
参加会试。 
“我们定的合格分数是不是太低了?”刘韬看了看名单,不由得吐槽道。
“已经明显提升,主要还是照顾并州以外的各州考生。”荀悦回道,这次还是刘韬发话的,说是其他州的考生录取标准要适当降低,并州考生的录取标准要适当增加。
 不这样的话,估计这次合格的考生至少超过一千
,而且超过七成都是并州考生。 
 “看来各州的
才,还是不少的。”刘韬感慨。 
“其实各士族豪族,明面上抵制我们的科举取士制度,但私下都有购买我们这边的书籍回去,专门教授给一部分家族子弟。这次参加科举,大部分来自这些士族和豪族子弟。”荀悦把真相说了出来。
 能在历史屹立不倒的存在,当然立场肯定不会那么坚定。为了保证家族的传承,总能各种无底线,两边投资都是常有的事
。 
颍川荀氏就那么几个子弟,袁术袁绍和自己这边都有投资,估计孙坚,刘表和刘焉那边,都有他们的子弟过去。
 一个传承百年的家族,哪怕以三十年一代来计算,那么就是三到四代
。一代有五个儿子,不考虑
儿的话,那么三四代下来就有二十五个族
,甚至是一百二十五个族
。 
 更别说那些几百年,上千年传承的家族,嫡系旁系分支这些算下来,上万族
都有。 
 哪怕十分之一的族
,甚至二十分之一的族
过来参加科举,那么多州算下来,这基数自然就瞬间上去了。也就是说,这次参考
数,其实已经算是少的了。 
 “另外就是……”荀悦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缓缓道来,“陛下允许
参加科举,这次就有三十多个
子,参加了科举,其中十二个已经考中举
,即将参加乡试。” 
名单递了过来,刘韬简单看了看,在上面看到了张春华的名字,记得这不是司马懿的妻子么?如今居然是直接参加科举,也不知道她和司马懿的婚事,怎么样了……
 大概率,应该是黄了吧?这样司马师和司马昭等
,是否就不会出世了?看着她的名字,刘韬恶意满满的想到。 
 无语的是,曹
的长
曹婉,也就是那个历史上的清河长公主,也参加可科举。 
 稍微值得关注的,还有泰山羊氏的羊衜。不是说他才学如何,而是他乃蔡邕次
蔡贞姬的婚约者。羊衜的妻子早逝,蔡贞姬算是续弦。羊衜和刘韬,算是连襟。 
 “都三十岁的
了,现在才过来参加科举……”刘韬也是无语。 
泰山羊氏应该很早,就应该知道,他们家的家主羊衜,其连襟便是大汉皇帝。结果倒好,直至现在才过来参加科举。难道还以为,因为连襟,所以自己就会对他特别优待?
对,的确会稍微优待一下,比如说考试分数肯定要稍微向上调个十多分什么的。但说到底,也就是那么一回事,说好了科举取士,那么谁都改变不了。
就算要改变,也是从科举的规则里面的改变,不会到现在,他们都还看不穿吧?
或许不是看不穿,而是不愿意看穿。科举取士,即将废除原本的孝廉制度,习惯了依靠这个制度赚取利益的家族,很不习惯新制度,因为要习惯,要找到空白,非常困难。
 接触过的这个的,最后也会发现,科举制度的空子,不在考官手中,不在考试制度里面,而是在皇帝本
手中。 
就现在军政分离,科举取士这些一系列制度下来,唯一的结果,就是所有一切,都牢牢掌握在大汉皇帝手中,什么叫做中央集权,什么叫做乾纲独断,这就是!
对大汉来说,这绝对是一个优秀的皇帝。对于各大家族来说,这绝对不是他们希望看到的皇帝类型。
 这些和刘韬没关系,自己当皇帝,该给他们的也没少给,
心不能太贪。 
 “至少没有超过四十岁的限制。”荀悦回道,这次三十几岁的
来参加考试的多了。甚至有些明显已经四十岁,还假装自己是三十九岁的。 
 礼部直接表示,如果查到是弄虚作假的,不仅有牢狱之灾,而且三代不能参加科举。就这样,才有大概二百多
悻悻而去。 
肯定还有带着侥幸心理过来参考的,这个还能由锦衣卫和户部慢慢去调查。
 “也罢,既然遵守规矩,那么就按照规矩来。”刘韬也懒得去管这些
。 
隔壁不远处,此刻已经传来朗朗的读书声,开学已经有那么几天,现在组成一个班的三十多个孩子,到了上课的时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