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李炎之(1/2)
随后的几天,刘平和曹昂都闲了下来,终喝酒听曲,过得好不自在。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他们们觉得,此前正是因为的太多,才受到了训斥。
既然那样,还不如过的轻松一点。
刘平虽然刚刚领了东莞郡守,但是却压根没放在心上。
东莞郡如今由夏侯渊镇守,百姓们除了吃救济也没事可做,他这个郡守自然更没事可做。
曹闻听两
彻底放飞自我之后略感不悦。
当刘平初来兖州的时候,他那时没想着这个小厮出身的家伙能有多大本事,所以想用高官厚禄把刘平养起来,省的世说他曹家慢待恩公。
可是后来刘平立下诸般大功,展示了自己的能力,令他意识到此前的确看轻了那小子,那家伙非但不是个庸才,简直是难得一见的大才。
曹之
才自然不必说,他甚至不惜用自己最疼
的
儿,去将刘平绑上曹氏的战车,就是希望刘平能为曹氏平定四方出力。
可是他就甩了一下脸,这婿竟然伙同儿子就此罢工了,让他怎能高兴的起来?
他并非不想让刘平做事,而是不想让刘平做过界的事。
既然这样,曹决定彻底冷落这俩
一段
子,让他们好好反省一下,什么事
该做,什么事
不该做。
于是后来的子,曹
议事也不再通知他俩。
这段时间,曹悄然发布了一道命令,为整个兖州
摊派了劳役,趁着冬季农闲时节每
上缴两匹麻布。
原来,曹与文武诸将商议上次征徐州的得失,觉得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兵太少了。
若是兖州各郡都驻扎上一两千,兖州城作为刺史治所所在,城内及周边驻守个一两万
,曹
领军东征之后也不会后方空虚,导致叛
发生。
所以曹痛定思痛,决定再招募两万常备军,以待下次征徐州的时候,不至于后院再次失火。
不过更多的军兵意味着更多的军饷,如今兖州又没有其他来钱的门路,只能在内部打主意。
冬季桑蚕养不成,但是织麻布却不受季节限制,所以才有了摊派给全兖州的劳役。
为了鼓舞民间士气,丁夫在刺史府内宅强令,府内
子与民间农
等同,同需上缴两匹麻布,且不准任何
代劳,她自己带
,亲自动手织布。
在丁夫的带动下,各文武官员家中
眷也开始主动承担劳役。
曹听闻之后大感欣慰,盛赞丁夫
是真正的贤内助。
这一,刘平
上三竿才起床,曹昂和曹节来了,身后还带着一个年轻
。
这还是定下婚事之后,曹节第一次来刘府。
她不再像以前那么爽朗,反而多了几分小儿的扭捏。
灵娥等赶紧迎过去亲切的称呼她为少夫
,曹节红着脸没有反驳,心里还甜丝丝的。
反正她嫁过来都是早晚的事,这刘府的内宅早晚都是她做主,就当提前预演了。
曹昂虽然牙疼,却装作没看见。
他指着那青年向刘平介绍道:“贤弟,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我的表弟,你的表兄,姓李名炎之,乃是胶西李氏子弟。”
那位青年冲刘平施一礼,恭恭敬敬道:“这位想必便是妹婿了吧,在下李炎之有礼了。”
刘平仔细思量,历史上好像没有记载李炎之这个,但是国朝历史记载的向来都是王侯将相,既然没有记载,说明此
也没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其实古今大部分芸芸众生皆是如此,真正能在史书上留下名字的又有几呢?
刘平连忙客客气气的还礼:“见过表兄!”
李炎之见刘平礼节周全,心中大感安慰。
此是丁夫
妹妹之子,胶西李氏也是当地有名的世家大族。
不过李炎之的父亲虽是嫡子,却并非长子,按照宗法制度,他这一脉已经沦为小宗,无法继承家业。
所以李炎之的母亲便将他送到兖州,以图借助丁夫的关系,在曹
手下混个前程。
但曹氏素来为士看不起,曹
自然对士
集团也没什么好感,李炎之来了数
他都没见,后来又派
把李炎之打发到程昱处,让程昱酌
安排。
程昱自然知道曹使君怠慢的态度,随便给他安排了个主计室的差事,就是在一县之地管文书,算是最底层的小吏了。
刘平仔细看了一下这个表兄,文质彬彬,跟自己一样稍显文弱,恐怕也是肩不能扛手不能提之辈,于是告罪道:“请大哥先陪表兄去书房喝茶,小弟去去就来。”
“有事先忙你的,”曹昂摆摆手,在这刘府里,他每天都来,自然不用客气。
刘平微笑着点点,先走了。
韩浩这家伙,隔三差五就来送菜送东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