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屯田之术(1/2)

“那还用说,自然平儿最合适,”曹洪笑着道。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他们这些曹氏宗亲此前对刘平这个叛徒联合抵制,结果后来发生的事令他们羞愧不已,此时已经没再敢非议刘平当初力主迎天子了。

平常见了刘平,均感觉不好意思,此时自然要卖个好。

“平儿是典农中郎将,又写过农书,从哪方面看,他都是主导屯田最合适的选,”曹洪一本正经的道。

点点道:“合适自是合适,但平儿如今身上的差事已经够多了,你想把他累死不成?

他现在主要任务是护驾,至于屯田,就不要让他参与了。

接着,曹看了一眼旁边正襟危坐的刘平,半开玩笑道:“平儿如今已是九卿高官,除非天子,谁能调动他?”

刘平笑了笑道:“无论我官居何职,都是岳父之婿,但凡有所差遣,小婿哪敢不从?

不过,屯田非小事,小婿最近的确分身乏术,岳父还是委派他吧。”

其实曹此前已经跟他沟通过,他现在最重要的职责是把天子和朝臣不着声色的控制起来,让天子为曹氏所用,还不能让天子分曹氏的权力。

这一点,比屯田重要的多。

再说刘平也不能把所有的风都占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既然曹否定了刘平,众均不再说话,大家明白,曹恐怕心里早已有了选。

果然曹扫视一眼众,沉声道:“最早向我进言屯田者乃是枣祗,当初与黄金军手之时,他便对黄巾贼兵亦战亦耕之法感兴趣,并多方询问,恐受益良多。

在我看来,关于农事,在座诸位怕无能比他更通,我看他最合适。”

其实历史上向曹首倡屯田的是枣祗与韩浩两个,只不过这一世的韩浩被刘平带跑偏了,而且已经做了羽林郎将,所以提出屯田策的就只剩枣祗了。

枣祗自曹陈留起兵便跟随着他,也是受信任之

一听曹提出让枣祗主导,倒也没提出异议,那的确是个合适的选。

“多谢大将军信任,在下敢不用命!”

此时枣祗就在大堂里,他赶紧站出来,胸有成竹抱拳领命。

他虽也是颍川,但颍川名士要么胸怀韬略,要么满腹经纶,他却与众不同,反而醉心于农事。

这数年来已对屯田之术研究颇多,他自己也觉得,主导屯田之,非他莫数。

“如今涌许都百姓越来越多,整个豫东荒芜之地也不少,不知你打算如何屯田?”曹问道。

枣祗显然胸有定见,轻轻咳嗽了两声,朗声道:“我打算将所有耕地全部收归朝廷,然后挑选青壮流民按军事编制,每五十为一屯,屯置司马,监视流民耕种。

其上置典农都尉、典农校尉、典农中郎将,此等官职不隶郡县。

待将来收成与朝廷分成,官六民四。”

一听“官六民四”四个字,所有都倒吸了一冷气。

他们虽然不懂农事,但也知道,在文帝景帝时期,那时轻徭薄赋,做到了“三十税一”,后来历代皇帝中做到“十五税一”,已经算是苛政。

没想到,这枣祗如此之狠,竟然要将收成大半给收过来,如此一来,曹氏粮食是多了,可是百姓恐怕要饿死了吧。

听了枣祗这么说,刘平也忍不住皱了皱眉,这实在太狠了啊。

不过他却清楚,历史上的枣祗正是这样做的,而且史书上还不乏褒扬之辞:曹氏屯田对安置流民,开垦荒地,恢复农业生产发挥了重要作用,为统一北方创造了物质条件。

想来此时天下流民已经流离失所,饿死的不在少数,骤然有曹氏的地盘可以耕种,虽然盘剥的如此之狠,但总算是有粮可吃,所以还是有不少前来。

到了曹魏后期,屯田剥削益加重,甚至分配比例竟达官八民二的程度,屯田民实在活不下去了,这才引起了逃亡和反抗。

不过曹自然没那么好心,此时能给他带来军粮,哪管百姓吃得饱吃不饱,他又不想做圣

“好,就依你之言,从即起,所有屯田之事皆由你来主导,”曹笃定道。

“多谢大将军信任,”枣祗躬身,信誓旦旦的道:“多不敢说,在我手下,每亩耕地可产粟米三石,朝廷收两石,一县之地若有十万亩耕田,可盈余二十万石粮。”

听了大喜过望,一个县就能盈余二十万石粮,这豫东平原再加上兖州,可有二十几个县,那不是要收天文数字的粮食?

他站起身,走到枣祗跟前拍拍其肩膀道:“屯田之事,就全权委托与你,需要手,你可随意调用。

不过,当我已答应天子,许县所有耕地皆作为籍田,除许县外所有耕田,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