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令人震惊的亩产数(五千字章节)(2/4)

要满足一百二十一,才能“听天下之内治”,少了便是皇室衰败的表现。

大汉皇室倾颓如此,在这些事上也该冲冲面子。

“陛下!”孔融神色黯然的拜倒:“臣自投奔许都以来,感举步维艰,力不从心,臣愿辞去将作少府一职,恳请陛下准许臣告老还乡。”

“臣也愿辞去黄门侍郎一职,”荀悦也在旁边拜倒。

“臣也愿辞去……”

“臣也愿辞……”

十几个公卿同时拜倒,戚戚然要辞官归田。

“卿等这是在迫朕!”

眼见这么多宫,刘协气的微微哆嗦,愤然不已,这些公卿是他如今朝臣的框架,要是都辞官了,他岂不成了个光杆皇帝?

他也明白,这些朝臣并没有其他的恶毒心思,不过是在帮他维护大汉皇室的颜面而已。

双方就这么僵持着,过了良久。

最后刘协叹了气,只能妥协道:“朕……朕答应便是……”

“陛下圣明啊!”孔融带冲天子高喊。

“陛下圣明!”

刘协苦笑了一下,微微摇道:“朕当初让刘卿招募流民,曾许下百年契约,官四民六分成,任其自由耕种,如今不到一年便要食言,让朕有何面目去见那些百姓?”

“此皆为大汉朝廷着想,那些百姓当感与有荣焉,”孔融振振有词道:“更何况即使更换枣祗屯田之略,也需百姓耕种,到时陛下不用出面,臣等自会去跟那帮百姓细说。”

“罢了,如今马上就要收成,待秋收之后,朕亲自与百姓们明说便是。”刘协无奈的道。

两天之后,刘协带领满朝公卿去田地里举行“祭地”之礼。

认为,所有作物都是土地产出的,所以皇帝在祭天的同时还要祭地,以祈求农作物的丰收。

礼仪非常隆重,不止曹刘平这等朝廷官员需要参加,连曹司空府的属官也共同参与。

枣祗看着大片的籍田,知道这一片即将要归自己管辖了,不禁心旷神怡。

作为司空府的属官,虽然有实权,能捞到实惠,但毕竟不如朝廷籍田令说出去有面子。

如今他代管了天子籍田,可谓名利双收了。

他手下屯田官吏也是同样的想法,早已向他祝贺过了,此时又投来你知我知的眼神。

刘协选定的祭地之所在胡老三家田地边上,许多百姓都在远远的观看。

如今胡老三黑了不少,但是地里庄稼刚刚收割完毕,他带着满脸的喜色,远远看着皇帝带着那么多峨冠博带的官员出现在他家田地里,感觉十分新鲜。

“韩将军,他们这是在什么?”胡老三笑嘻嘻的凑过去,问正在禁卫的韩浩。

韩浩即是羽林郎将,负责皇宫禁卫,同时又作为刘平籍田令的属官,是这帮百姓的直属上官。

不过相处的久了,百姓们也看得出来,这位韩将军虽然看上去凶恶,实则是个民如子的好官,平常不给百姓任何骚扰,百姓几乎都能忘了他的存在。

这个年代,不扰民,就是好官。

“去去去,”韩浩不耐烦的摆摆手:“陛下在行祭地礼呢,你们别叨叨。”

“祭地礼是啥?”胡老三并不怕韩浩,继续在旁边发问。

“这我哪知道?”韩浩瞪着眼道:“我这不也是第一次见么?”

“要我说祭啥地啊,”胡老三满不在乎的笑着道:“还不如拜一拜咱们刘使君,保准来年收成大涨。”

此时这帮流民已经知道,他们之所以能签那百年契约,得到官四民六的的分成,这所有方略均出自那位年少的刘使君之手。

相比其他处屯田民而言,他们已经庆幸太多,故而许多流民都已经把那位刘使君当做神一般来看待。

“你们拜也没用,刘使君已经不是籍田令了,”韩浩随说着。

“刘使君不是籍田令?”胡老三等笑容僵在了脸上,愕然大声道:“这是为什么?”

“刘使君那样的好官,为何不做咱们的籍田令了?可是被恶排挤?”

众流民围住了韩浩,七嘴八舌的询问,脸上满是急迫之

这时候刘协已经率领众公卿完成了祭地之礼,坐在临时搭建的凉棚底下休息,突然听见远处熙熙攘攘,仔细一看,竟然还是旧识。

当初胡老三把他和刘平当做骗子,还准备揍他们来着。

“那朕认识,放他过来,”刘协对身边侍从吩咐。

“诺!”侍从赶忙去通知韩浩。

不多时,胡老三被带到刘协跟前拜倒:“民拜见陛下!”

刘协看到恭恭敬敬的胡老三,陡然感到有些歉意。

当初胡老三觉得那契约是骗的,他曾亲跟胡老三说,君无戏言,让他们放心耕种,有什么冤屈可以找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