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4、十七年11月11日 雨(2/3)

接近一战末期水平,并且从机枪运转原理之中进行了多次修改,最终研制出了各种枪炮的自动版本。

栓动步枪也在冶炼技术的加持下走上了新一高峰,前些子的轻武器大展中,长安兵工厂、铜陵兵工厂、金陵兵工厂和连云港的东海兵工厂都拿出了看家本领。

长安兵工厂推出了往复式风冷的重机枪,速极快并且可更换枪管,每分钟能滋出800发子弹,速之快甚至听上去就像是在撕扯一块厚帆布。

铜陵兵工厂推出的是一款一米七二长的大径步枪,三膛线更准,有效程达到了一千米以上,还在上加装了一个八倍带有瞄准线的望远镜,造型丑是丑了点,但试时八百米外八百斤的牦牛一枪就能碎脑壳,威力无匹。

金陵兵工厂的产品是短款速武器,轻便简单使用的是圆弹,虽然威力和程都不行,但它恐怖的速和机动却让它在短兵相接以及巷战中有着无与伦比的优势。

东海兵工厂……啥也没,只是把常规的步枪改装为可调半自动化并且把成本从均价两贯多近三贯钱缩减到了七百文。

然后东海兵工厂中标了……

这帮工程师的脑子都不知道是怎么长的,那些奇思妙想真的是让宋北云叹为观止。

海军上也开始新一整备了,首先第一艘战列舰开船坞进行重新调整和大修,拆卸掉百分之八十的舰炮并安装上了速炮,船帆也被去除了百分之七十,但是加增了新的蒸汽动力室和新的船舵。

等这艘大宋第一代战列舰从船坞中再出来时,他便宛如新生。

而现在第七舰队也已经在泉州和连云港开始建造了,八八舰队配置,但新增了一个前所未有的船舶类型,那便超级补给舰。

这艘补给舰的吨位超越所有现有舰艇,达到了惊了三万三千吨,它主要的用途并非战斗而是集医疗、补给、运输、科研为一体,是现阶段能够造出来的最先进也最大吨位的船舶。

它采用的是整体金属结构,外层加装电镀涂层,在这个时代看来简直就是个科幻舰艇。

而这也是近三万的智慧结晶,是代表着东亚最强制造能力的体现,甚至被称之为大宋的移动国土。

当然了,它并不能作为军舰使用,因为用途不同,建造它只需要考虑货本身的材料足够承受住装载货物的压力就可以,因为它的主要用途就是运货,至于说员在上面的分布与舒适也不是首要考虑的。

这也就是它为什么能被造的这样庞大的原因,但不管怎么样,如果连它都能被击沉了,那么它能不能战斗已经不重要了不是么。

百姓没知道现在究竟怎么了,但战争的云已经逐渐密布了上来,一些嗅觉灵敏的已经猜到要什么了,但他们却不知道到底是哪个国家需要像大宋这样的巨兽这么费劲的筹备。

当然,现在制约机动的根本还是通运数的不便利,很多地方并没有通路,所以现在仍然是以纯陆军和山地部队为主,海军为辅。

宋北云看到那些没有道路的地方直挠,但不管怎么样,这件事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所以路可以边打边修,铁轨也可以慢慢来,但陆军却必须要先行一步。

七个月,战争的筹备工作大概完成了百分之七。

没错,就是百分之七。这已经是非常快的速度了,在不考虑气候条件下,准备一场全面战争绝对不是“一声令下”那么简单。

就这百分之七都已经是全国上下加班加点的结果,毕竟产能不能全部进行转化,国内的子还是得过的。

对此宋北云是非常不满意的,但想想却也释然了,因为这已经是非常快的了,因为大部分时候筹备一次全面战争,战争准备阶段短则两三年,长的甚至可以达到十年。

因为战争之前,特别是大规模战争之前需要的内部工作非常多,大概有四个方面。

首先是制造舆论,取得其他利益相关国家的支持或默许,这样才不会让自己在政治和外上陷于被动。

其次是国内取得共识,压制反对派声音,加强国内生产建造和维稳工作,保障普通群众的生产生活能够正常进行,划拨生产资源进行更详细的分配,保障国家机器正常运转。

第三战前演练演习,制定详细的作战计划,明确作战目标,以控制战争成本和风险。这就需要侦查、测绘、后勤等方面先行出动,并给出明确的评估。

最后就是战备物资的划拨,包括粮食、武器、弹药、药品、生活必需品、御寒衣物等物资的调配和统计。

打仗不是过家家,全面战争更是如此,任何一个微小的失误都可能造成难以承受的损失甚至可能会导致战局的失利。

而大家常说的大炮一响黄金万两,那还真的只是一个小方面,这玩意真的是启动一次就是一个浩大的工程。

宋北云不喜欢打仗就是因为这样,因为不管是战争胜利还是失败,不可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