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大海捞针(1/2)

译后的病毒基因序列,在电脑屏幕上划过,一个个基因位点,旁边配有详细数据注释,足可见这五年,余博士的工作团队都没有一刻懈怠。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速度放快。”

沈轲说道。

袁子睿诧异看了沈轲一眼,将画面速度调到二倍速。

“再快点。”

袁子睿犹豫一下,又将速度调到四倍。

“再快。”

袁子睿和潘雪怡同时看向沈轲,就算是余博士查看基因序列,也最多四倍速。

那还是因为余博士对整个病毒基因序列烂熟于心,所以很多位点都可以略过。

沈轲这是嘛?第一次看毒株序列,就要八倍速?她当看动画片吗?

“怎么不调了?”沈轲疑惑地看向袁子睿和潘雪怡:“这毒株序列应该有上千页吧?这么慢,得看多久?赶紧调快点。”

袁子睿没办法,只好将速度调到了八倍速。

这个速度,哪怕是袁子睿天天和病毒序列打道,也无法适应了。

“怎么还是这么慢?调十六倍。”

袁子睿和潘雪怡都愣住了。

“沈姑娘,你确定这样的速度,你能看懂?”潘雪怡惊愕地问道。

“看不懂啊。”

沈轲一脸淡定地道。

“实话说,就算是一倍速,我也看不懂。”

“……”

袁子睿和潘雪怡都是极好的脾气,可是此刻,怎么想把身边这个绝色美揍一顿呢?

最后,沈轲用十六倍速,仅仅用了十九分钟,就将整个病毒基因序列看完了。

之后又查看了病毒分裂复制影像。

志愿者注疫苗后,全身的体征数据变化表。

然后一句话没说,就离开了实验室。

袁子睿和潘雪怡面面相觑。

“子睿,这个沈冰月不会是来玩我们的吧?”潘雪怡对袁子睿道。

“我也觉得是。”

袁子睿道:“不过现在我们的处境,她玩不玩,对我们也没区别,随她的意吧。”

收拾试验设备,郁郁寡欢地离开。

……

沈轲离开实验室后,立刻去了小卖部,买了些吃的喝的,然后就进了学校的图书馆,直奔医学类楼层。

沈轲先拿出关于mers-cov的研究类书籍,全部看了一遍,对中东呼吸综合征有了详尽的了解。

又看了全部关于病毒学方面的书,一天一夜下来,沈轲对中外各种病毒特征,防治,变异特,都了如指掌。

可是即使如此,沈轲依然没有找到确定mers-cov受体结合域的方法。

也难怪,余博士研究了一辈子病毒,自己能想到的问题,他全都能想到。

自己能想到对病毒rna酶灭活,达到阻止mers-cov与229e结合的效果,他怎么可能想不到?

沈轲有顿悟技能,想了想,可能光是看病毒学的书,无法给自己灵感,便将东南大学图书馆现存的医学类书籍全都浏览了一遍。

又是一天一夜过去,沈轲感觉自己已经是个医学方面的老专家了。

可是,依然想不到解决方案。

“mers-cov核蛋白,虽然是非结构蛋白,但无论是什么活结构,其靶向都不会变,否则病毒无法完成定向复制工作。”

这是这两天一夜,沈轲想到的,唯一一个可能的突

但是这个突,实在太勉强。

要检测出非结构病毒的靶向,非常困难,和确定受体结合域的难度差不多。

可是现在除了这个办法,已经没有别的办法了。

“还有一个晚上,试试吧。”

沈轲走出图书馆时,已经是两天后的晚上八点,明天早上,生物技术发展中心的就会来到实验室。

沈轲打电话给袁子睿和潘雪怡,让他俩过来帮忙。

二话没说,五分钟后就和沈轲在实验楼前会合。

哪怕没有任何希望,有志向的年轻,也会竭尽所能。

三个进了实验室,立刻开始做体外血清试验。主要模拟病毒核蛋白复制,通过色素酶,追踪病毒靶。

只要通过多链译,找到上千个病毒单体的共向,就算成功。

沈轲做试验,和观察病毒活动,潘雪怡打下手,袁子睿电脑分析病毒复制数据。

一次,两次,三次……

八点到夜两点,三个做了五十几次试验,但是却没有找到这些非结构蛋白的任何共向

就像是重庆的公路一样,完全错无章。

更让绝望的是,五十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