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集 第二章 朝堂新势力(5/8)

太辜负朕对你的信任了。

」这时候已经进顺天府的洪顺聪明的站了出来,冷眼看着在地上只知道颤抖的刘尚礼,展开奏摺缓缓的念道:「天都府、顺天府、刑部三司合查户部尚书怀有巨资一案,现査明礼部尚书刘尚礼之罪如下:一,贪污礼部的支出银两,各地供品的献地与内务府,借赈灾与各种修缮之名共贪污银两八十万有余。

二,欺行霸市,勾搭刚才定罪的犯,强买强卖,剥削百姓与商家,更是在各地大灾时哄抬粮价获取利,导致朝廷赈灾银两无法落实到位……」一行行的念,几乎念了足有半炷香的时间才停了下来。

刘尚礼这时候已经是面无色了,这些事被揭露出来他连求饶的勇气都没有,不管哪一项罪名只要朝廷有证据在手,那他就是难逃一死。

个户部尚书竟然能敛得百万家财,朱允文一想起自己多少个挑灯难眠的夜晚为银两而发愁,就难掩怒气,沉声的问:「刘尚礼,你还有什幺话说!」“「臣,罪该万死!」刘尚礼嘴唇发白,哭天抢地的说:「罪臣知道死罪难免,我也是一时鬼迷心窍才会犯下滔天大错。

明知道这些钱我一辈子都花不完,但就是忍不住想要,臣罪该万死呀!」「张伯君!」朱允文也不再多说话了,面沉如水的下令:「将他收押起来审讯,家产一律充公。

」「是!」张伯君一向梗直不阿、一听到这旨意心里难免疑惑,难道其他的同案犯就不査了吗?他刚想开一问的时候,郭敬浩立刻朝他使了一个眼色,洪顺也赶紧拉了拉他的衣服。

张伯君虽然梗直但也不是迂腐之,脑子稍微一转立刻明白圣上这是不想把事闹大造成大范围的不安,立刻识趣的应了声「是」就退下了。

刘尚礼被拖下去后,朱允文窃笑了一下。

前段时间闹出国舅贪银的传言让他很是不快,但碍于朝堂不稳!直没有办他们,但看着这些家伙一个个肥大耳的样子却是恨得咬牙切齿,恨得夜里都难以寝。

恰巧那时候父子两已经开始密谋贩运兵器给契丹的事。

当时朱允文手上已经有不少的证据,但就是碍于形势不能动手,九五之尊却如此憋屈,自然是难免抱怨几句。

许平时刚和美小姨调了一番,心特别不错,细想了一下随安慰了一句:「这有什幺?你就当他们是你家豢养的猪,养肥了再杀,不先养着的话这钱也到不了自己的袋不是?只有养肥了才是自己的。

」很恶俗的观念,极腹黑的想法,却让一向聪明绝世的朱允文豁然开朗。

从那时候开始他就不动声色的开始收集证据,就等着一有机会就把这些肥猪宰了,将这些个不义之财名正言顺的赚到手。

「圣上!」郭敬浩一看其他都沉默了,毕竟上朝没多久就斩了四十多颗确实让这些臣子害怕,这时候他不出来说几句也说不过去,只能站出来恭声的说:「现在刘尚礼已经伏法,但户部事关大明钱粮不可一无主,新的尚书选还需定夺,请圣上早下裁决!」「各位卿!」朱允文现在心不错,仿佛已经看见了近两百万的巨银进了袋,一脸高兴的问:「郭卿所言极是,不知道各位可有心仪的选推荐。

」洪顺眼睛稍微的转了转,立刻站出来一面严色的说:「启秉圣上,微臣以为户部尚书的选应当是有才之士,既能克守银两又是德高之辈,为更需清廉节俭才能管好我大明的钱粮!」洪顺虽然是八品的衔位,在百宫之列是低得不能再低的官位,几乎连上朝议事都没那个资格,但任谁都不敢小看他。

只是简单的上了几次朝,这些老狐狸都看出这家伙简直就是太子爷的代表,已经将太子门生集合在一起,成了朝堂上的新势力。

打狗也得看主嘛!百官们称是,郭敬浩也上站上前来,赞同的说:「确是,此需清廉自好才行。

」「那众位卿可有推举之?」朱允文的语气轻描淡写的,淡得让心里一惊。

所有的立刻闭上了议论选的嘴,一看这况就知道万岁爷心里早有了选,没他们发表意见的余地。

郭敬浩眯着眼一笑,突然走上前来满面推崇的说:「臣举荐一,此乃现任沧洲知县张道年。

三起三落,光知洲的职务就撤了两次,为清廉且刚正,在百姓中声誉极佳,正是户部尚书的最佳选!」「张道年?不是吧!那张驴子,就他那铁疙瘩一样的脑袋。

」「那家伙现在还只是八品吧?老是犯事被拿下。

这会儿突然做户部尚书有些不妥呀?现在还当一个小知县,他能行吗?」郭敬浩的话让朝堂之上立刻哗然一片,众惊讶地议论了起来。

张道年为官确实清廉民,但不懂得官场的权谋迎合也得罪了不少,才会一直被贬官外放!虽然官声极佳,不过缘可不太好。

论资历,张道年从没进过四品。

户部尚书如此大的责任他能否担当惹得争论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