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系统叫我去建厂(1/2)

第二天,陈立东起来的比较晚。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身体还是有点虚,再加上折腾到半夜摆弄系统,也很差。

起来的时候,妹妹玩去了。陈爸也已经走了,泥瓦匠可没有朝九晚五之说。现在是二伏天,正是一年里最热的时节,装修往往要起早,早上6、7点就开工了,中午晒,会多休息会儿;晚上有蚊子,不会到太晚,不等下山就下工。

这个年代,在农村盖房子装修,包工队基本是清包工,东家出建筑材料,按建筑面积核算工额,需要大工多少、小工多少,都有估算,然后包工和东家讲价,讲完后安排员上岗。施工期间,有的包工就是带队大工,直接带几个从早到晚的。能耐大些的,会多承揽几处工程,包工就不亲自了,要几个工地巡视,登记出勤,调剂手,安排施工计划,倒腾施工设备。

这个年代,活都实在,大工、小工都是当打之年,30多岁、40郎当岁的多。包工组织工基本都是从本村、从本家、本户找。陈立东所在的包工队,工就是村里一个大哥,叫陈立民,30来岁,瓦匠出身,手底下20多号,基本都是附近几个村的。

陈立民上个月包了四五户农村自建房,从挖地基开始,现在已经到了装修的阶段。

这个时代的泥瓦匠,好多从年轻到老。到陈立东重生前,曾经的工友还有在工地上,从黑发到白。当然年代不同,劳动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工地上重活都是机械

然而现在的工地,机械少的可怜。铁锹、瓦刀、抹子就是主要工具了。包工一般准备铁板(拌灰用的)、脚手架、脚手板。工地上基本上看不到自动半自动施工机械。混凝土搅拌机、物料提升机、钢筋折弯机,那得是正式的大型建筑公司才有。甚至,很多工地连个手推车都没有,搬砖全靠手、运料全靠抖(用铁锹甩)。后世,某音里有时看到工抛砖接砖,铁锹甩物

(本章未完,请翻页)

料的视频,放现在那都不是事,随便半年小工都会。

陈立东起来后,就着咸菜喝了两碗粥,陈妈给炒了蛋,他没动,留着晚上给父亲吃吧,家里的规矩是:不活的不能加料。

身体能动了,陈立东就在家里帮母亲喂猪、喂,烧火、做饭。家里院子里有圈、猪圈,这年养了三猪。猪食主料是米糠,拌豆粕,加上切碎的野菜叶。锅里放上半锅水,拌好的料放锅里加热,随时搅拌不要糊锅,开锅后倒到桶里拎到猪圈,用勺子舀着放猪食槽子里。三猪刚圈,现在还小,但一顿也吃二十来斤。

喂完猪开始给做午饭。这年,农村还没有电饭锅。刷完锅,烧开水,放进淘净的米,水没过米面,用大火烧,时不时用勺子搅。再开锅后,保持米粒上一擦子水,水多的话就舀出去,少的话还可以放进一些,这么烧上两三分钟后改小火。盖严锅盖,也不搅了,特别是听到锅里的米嘎响了,就改用细火(灶里尽少的放烧柴,保持有个火苗就行)烧五分钟左右,米饭的香味就飘出来了,嘎的响声也停止了,甚至闻到要糊锅的味了,就赶紧停火。

陈妈那边在切菜、做菜。什么菜呢?还是菠菜熬。去年秋天种下的菠菜,开春返青,进夏天疯长起来,收割后洗净,放开水锅里抄一遍,捞出放太阳底下晾,吃的时候再用水发起来。红薯,用剪子剪成小段,也用水泡起来。炒的时候,放荤油、葱花、酱油、五香面,然后放发好的菠菜、味后,放上水,再放,开锅后用勺子搅拌,有容易糊锅。等把菠菜、都熬软了,出锅就行了。这盆菜,没啥营养,说是菜,当汤也行。所以这个时候的都能吃,陈立东这时候小工吃六两米的米饭都没问题,后世一顿吃二两都费劲。

“你咋了?这么蔫?没好利索吧”,陈妈问他。

一边做饭做菜,陈立东一边琢磨重生和怎么开系统、办工厂的事

(本章未完,请翻页)

,火燎到手上都没察觉。

哎,生大起大落的太快,真是太刺激了!本是遭雷劈,却重生到从前;原本苦力,却要做挂b。惊不惊喜?意不意外?搁谁都受不了啊。

“我没事。就是想工作上的事。”陈立东回应母亲。

“要不,你去找找你二伯,让他帮你跑跑工作分配的事,得安排到个好学校啊。”陈妈给他出主意。

上一世,母亲也这样说过。二伯不是亲的,现在是县进校校长,老家在陈立东家隔壁,跟陈立东父亲从小就好。这时候,二伯的父母亲都还健在,二伯隔三差五要回来看父母。

陈立东今年中师毕业,这个年代,上中师的还都是尖子生。他的中考成绩全校第二,全县也进了二十多名。当时选志愿,第一是省属中专,第二是市属中专,第三才是中师。考不走的才去上高中,考大学。

陈立东成绩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