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处置美废(2/3)

起加工厂,从附近村庄雇佣农民工分拣洋垃圾,废纸屑卖给造纸厂;废塑料在附近找家厂子融化成塑料母粒,被运往南方的注塑厂加工打火机;废铁屑卖给炼钢厂。

郝月明就在这么,他可没考虑过这些洋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也没考虑过长期接触垃圾会对那些工身体的损害。

他只看到,那些工从洋垃圾中捡到一些小玩意,偷偷藏起来很高兴的样子;还有找到他家里,想到他那儿打一份工,工钱少点儿也乐意。

陈立东想出面阻止,因为根据他后世的经验,那些国外黑心企业一定会将危废混在这些洋垃圾中,其中的重金属、医疗废弃物都会对体造成伤害。

他想阻止这种贸易还因为岳父。孙婕的父亲是供销系统职工,在镇里供销社售卖电器,下班后在一间工作间里修理电器,靠着这份收,盖新房、给孩子们办了婚事。

退休后,陈立东的岳父因为眼睛花得厉害、也因为家电产品那些更复杂的电路设计越来越看不清、看不懂,就在家里起了分拣洋垃圾的营生。

一段时间之后,家里感觉老身体状况下降、脸色黢黑,才停止了这份营生。

当郝月明说了他的打算后,陈立东想提议郝月明终止处理洋垃圾,但想了想还是没有开

财路的事,可招膈应。而且说服了郝月明,别的倒卖洋垃圾他怎么管?

在郝月明和陈树俭聊天的时候,陈立东走到院子里,拨通了周文亮的电话。

“老板?”

“嗯,是我,忙不忙?”

“还行。”

“给你安排个事,你明天就去办。”

“您说。”

“是这样,在蓟市东港,有在倒卖洋垃圾,我安排艾德蒙陪你去暗访,记住:由艾德蒙拍摄,你装作生意,找聊天,问清楚这些洋垃圾怎么来的。然后找到这些洋垃圾里含有危废的证据,比如医疗废弃物。”

周文亮电话里问道:“是有把国外的垃圾被运到了我们这里?”

“是的。我说的危废会对体造成伤害,医疗废弃物上边往往带有病毒病菌,更具有传染。你要是不懂,找明白问问。”

“我知道了,我一定会曝光这些东西。”

“呵呵,别愤青。不要露你和我们钢协的名字,你完成稿子后,投给华夏报或者央视等媒体,引起高层关注才能有力地打击这种行为。”

“嗯嗯,老板我明白。就是担心不好找到证据。”

“艾德蒙会帮你的。好了,我挂了。”

“老板拜拜。”

此时的周文亮激动不已,不是因为得到了老板的吩咐,而是他确实有点愤青。

洋垃圾啊,你们发达国家不要的东西,倾倒给我们?何能如此大胆!

几天后,一条新闻从华夏传开,也触发了国际媒体争先恐后的报道。

这条另全国沸沸扬扬的新闻就是:在蓟市东港及周边的县区发现了大量来自山姆国的“洋垃圾”,这些垃圾多达几千吨,其中竟然有大量医院和家庭生活垃圾,属于国际公认的危险废弃物。

随后几天,在鲁省和江南省的一些港,也发现了同样来自山姆国的洋垃圾,一时间,全国哗然。

在世界各国大呼环境保护的今天,在国环境意识逐渐觉醒的今天,“洋垃圾”居然堂而皇之地踏国门,难怪国为之动怒。

不久后,塞尔公约修订案出//台:禁止发达国家以最终处理为目的向发展中国家出废弃物。

华夏高层也作出部署,一方面责成有关部委起废物进环境保护管理规定,一边对参与进出洋垃圾的商贸企业进行查处。

此时,陈立东已经到了远东。而郝月明的电话也追了过来。

“兄弟,救命。帮哥哥一下啊!”

“月明哥?怎么了?”陈立东问道。

“嗨!大会散那天,我跟陈叔商量要进一批美废,陈叔不答应,可我没听。结果被坑了!”郝月明带着哭腔说道。

“你也被查了?”陈立东纳闷,周文亮跟他说,查的是进出商贸企业,那些买下美废和洋垃圾的,因为涉及单位太多,没有搞诛连。

(本章未完,请翻页)

“还没被查。但我买了美废,哦是洋垃圾,现在还在海上,国家管控上不了岸啊。”郝月明解释道。

“你还想上岸?找死吗?”陈立东有点怒了,这不是被利益冲昏了吗?

“我已经快死了,三条船,三千多个箱子,光运费的损失绝对能压死我了。”郝月明的声音已经透着绝望。

“你怎么弄了这么多?”陈立东惊讶道,三千多个箱子,估计得几万吨货吧。

“我算过了,这批垃圾分选后,卖卖废纸就够运费了,折腾出废钢,都是赚的。”郝月明继续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