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7章 何去何从(1/2)
说服了吕布,陈宫陪着荀攸往回走。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外面的风太大,他很不适应,还是喜欢躲在帐篷里读书。
“公达,你之前就与温侯相识?”
荀攸不紧不慢地说道:“其实也算不上相识。我与何伯求谋刺董卓,被识
,就是温侯带
来抓捕的。”
陈宫恍然,随即回归正题。“天子鉴别功过,是不是之过急?”
“公台,你觉得汉室还有复兴的机会吗?”
陈宫愣了片刻,郑重其事的点点。“虽然很难,但并非全无机会。”
“没错,众志成城,才有一线生机。当此之时,若不能坦诚相待,如何能同心同德?功过皆摆在明处,总比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为好。”
陈宫领着荀攸了帐,据案而坐,倒了一杯热水,递给荀攸。
“若曹来投,天子也会如此对待么?”
荀攸垂下眼皮,盯着手中的水杯出了一会儿神,重新抬起。“公台是为边文礼(边让)鸣不平,还是为兖州、徐州的百姓鸣不平?”
陈宫一时语塞,面色泛红。“有区别么?”
“有区别。”荀攸淡淡地说道:“公台若是为边文礼鸣不平,觉得曹罪不可赦,那你不如趁早回去,哪怕是去太原、河东,也比留在这里好。天子要救的是大汉,是天下百姓,无暇为边文让鸣不平。”
“那徐兖百姓呢?”
“黄巾之至今,徐兖死伤何止百万?曹
屠城,
泯灭,罪大恶极,可是比起天下大
,生灵涂炭,还不是最紧要的。如果不能尽快平定天下,受灾受难的恐怕就止是徐兖百姓了。”
陈宫气息粗重,怒视着荀攸,不敢相信荀攸会说出这样的话。
荀攸一声长叹。“公台,谋国当从大局着手,不可因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曹虽小
,残
不仁,然联军讨董,百万大军盟于酸枣,他却能进兵死战。这样的
尚不能用,天下还有可用之
吗?”
陈宫冷笑道:“公达这么说,我倒是理解天子忘过记功的用意了。恕我不能苟同,也不愿与曹之流同朝。温侯已到,我心愿已了,还是回兖州,披发
山,耕读隐居,以待盛世。”
荀攸嘴角微颤。“既是披发山,何必兖州,这里的山不比兖州多么?你不妨先在这里住几天,等天子大
匈
、鲜卑凯旋,你再决定去留,如何?”
陈宫扬扬眉。“天子何时能凯旋?”
“不知道。”
“不知道?”
“匈、鲜卑合兵二十万,征西将军马腾仅万骑,度辽将军张杨更少,只有千余骑,陛下有两千余骑,加上温侯带来的骑兵,总数不到一万五千骑。以一敌十,谁敢说必胜?别说不知道何时凯旋,能不能凯旋都不好说。”
陈宫大惊失色,不禁心生后悔。
千里迢迢的赶来,竟是这样一个结果?
荀攸站了起来,掸掸衣摆。“此战正如当前的大汉,每一战都有可能是生死之战。是胜是负,是生是死,天子不知道,我们也不知道。我们能做的只是全力以赴,死不旋踵。当此之时,别说是曹,就算是董卓复生,天子也愿意捐弃仇怨,并力赴敌。”
“公台,你三思而行。”荀攸看了陈宫一眼,拱手告辞。
陈宫起身,将荀攸送到帐外,看着荀攸翻身上马,奔驰而去,心中五味杂陈。
他从荀攸身上看到了虽千万,吾往矣的豪迈,但是一想到与曹
同殿称臣,又觉得无比讽刺。
他不远千里来到朝廷,难道就是为了有一与曹
同殿称臣?
——
听了荀攸的汇报,刘协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点了点。
吕布的反应在他的预料之中,陈宫的反应也没什么好奇怪的,让他意外的是荀攸的处理方法。
这么简单粗,不像是荀攸的作风。
但仔细想想,这又是最有效的手段。
对陈宫来说,与其将来再纠结去从,不如现在就认清现实,做出选择。
说得残忍些,他如果不肯面对现实,这天下真没他的立足之处。
在陈宫与曹之间,他会毫不犹豫的选择曹
。
他才不愿意像吕布一样,接受一个表里不一,随时可能背刺的谋士。
“如何安排吕布为好?”刘协直接问起了眼前最关键的问题。
他需要吕布效力,但吕布初来乍到,与其他诸将都不熟,甚至还有仇,如何配合就成了很实际的问题。安排得好,可以众志成城。安排得不好,很可能还没遇敌,内部先打起来了。
“让他赶去成宜,协助张杨守城。”
刘协非常赞同,一答应。
——
晚餐后,张辽、高顺等都退下,回去准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