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骑狼少年(1/2)

阿尔泰山脉,中亚最大的山系之一,斜挎中国、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四国领土,连绵横亘两千多公里。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在中国境内的部分,属于山系的中段南坡,山脚下的大片荒漠,就是我国的阿勒泰地区。

这里是准噶尔盆地的北端,也是西北季风进的缺。十月中旬的一场季风吹过,为这里带来了今年下半年的第一场雪。

这里的牧民泽水而居,每年都要往返上千公里,为的是自己的牲畜能吃上料。

这场大雪落下来,预示着牲畜育肥的季节已经结束,牧民们开始清点今年的收成,随后找一个地方安营扎寨,熬过这里漫长的冬天。

伴随着这场雪而来的,还有一个身穿皮袄的少年。

这个少年从南边的古尔班通古特打沙漠走出来后,就一直远远地吊在一户迁徙的牧民身后。

相对恶劣的自然环境,造就了这里彪悍的民风。

这户牧民四世同堂,老老少少二十多,为了防狼防匪,常年自备武器。

此处早些年马贼横行,这个少年远远坠在身后的异常举动 ,引起了牧民的注意。

牧民中的老说,当年马贼动手之前,都会派一名斥候跟在牧民身后观察一段时间。一是为了摸清牧民的财产底细,评估值不值得动手,二就是观察牧民的生活习惯,盘算怎么动手。

牧民一旦被这种斥候盯上了,那麻烦可就大了。

不过新中国建立以后,这里的马贼陆续被政府剿灭,最近二十年,马贼近乎绝迹。

而这个孤身一的少年,却唤醒了牧民对马贼的记忆,数代经历下来的恐怖和压抑,笼罩在这户牧民的心

这种马贼的踩点斥候。杀是不能杀的,一旦杀了就会惹恼马贼,他们动起手会愈发残忍。

比较上道的办法,就是把斥候请过来,商量一下,探探对方的风,摸一摸这马贼的底细,看对方到底只是敲诈勒索呢,还是真要杀越货。如果是后者,再谈一谈能不能财免灾。

于是这户牧民的户主,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汉子,领着自己的三个儿子,围上了这个少年,请他去帐篷里喝盏茶。

少年没有拒绝,于是很快就宾主落座。

比起外面的严寒,临时搭建的帐篷里热气腾腾,但里面的气氛,却十分尴尬。

除了少年身份不明导致了牧民不知道他是敌是友之外,还因为这个少年似乎是个哑

他不会说话,双方比划了半天,沟通很失败。

家于是心里就有些慌,这样子,像马贼的做派。

派一个哑过来,彻底断了牧民们谈判的念,就是让这小子看清楚了回去画一张图,然后动手。

还是家里的老有经验,哑不会说话,但他也是,是都会饿。

上吃的,看他吃不吃。

结果给他茶,他不喝。

给他上酒,他不动。

只到上了一盘手抓羊,他先双手合十谢过主家,这才大快朵颐起来。

这少年个子不高,看起来有几分瘦弱,可这吃的胃,却很吓

而且他吃得速度很快,基本上不嚼,直接往肚子咽。一盘四五斤的白煮羊,风卷残云一般,两三分钟盘子就空了。

“这是狼的吃相啊。”牧民们心里嘀咕了一句,但原本高高悬着得心,却放下来了。

肯吃东西,那就说明有得谈。

那就继续上吧,把这少年喂饱了,再打听他的底细不迟。

结果牧民主家的这个决定,让他们后悔了一个冬天。

因为这小子实在太能吃了。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跑老子。这少年一个,一顿饭掉了三羊。

于是到底是不是留他吃第二顿,这就成了一个问题。

这里的牧民饮食习惯跟国内大部分地区不一样,主食是

类营养丰富,而且消化得慢,所以一三餐是无从谈起的,往往一两天才有一顿大餐。

可就算是一两天一顿,以这少年的饭量,待一个礼拜,这户牧民的羊群就得少一小半。

如果这少年是客,那主家不会心疼。

游牧民族的待客之道,那是自古传承的,客越不客气,主越高兴。

可现在的问题是,这小子到底是不是客

这事儿困扰了这户牧民两天时间,直到第三天晚上,才终于知道了答案。

因为这天晚上,狼来了。

这里的狼,是生活阿尔泰山脉的森林狼,体型比蒙古原上的原狼大得多,个别强壮的,能长得跟毛驴一般大小。

然而像这次这么大的狼,牧民们还是第一次看到。

那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