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家道中落(1/2)
几下来,顾君宁渐渐接纳了原主的记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原来,顾瑜已经死了整整五十年。
顾氏一脉子嗣单薄,上一代家主顾珣仅留有两子。
顾珣是顾瑜前世的弟弟。
这顾君宁和顾叔陵皆为弟弟的长子所出,本应唤她顾瑜一声“姑”。
没想到,她竟重生成了自己的侄孙。
这五十年间,大魏覆灭,大萧建国,京城内外早已不复昔光景。
京城顾氏乃百年杏林世家,曾世代供职于大魏太医署。
顾瑜的父亲顾遐龄曾任正五品尚药局奉御,弟弟顾珣也晋为司医,专为嫔妃皇子看病。
那时候,顾家风无两,誉满天下。
但怎么她一闭眼,一睁眼,顾家的后便沦落到这般田地?
正想着,她听到顾叔陵的声音响起。
“宁宁,药丸都捏好了,我这就拿去院中烧了。”
“加樟木一起烧。”
用白芷、番木螯、川芎、浮萍、艾叶、白鳝骨各二两,雄黄、苍术各一两,做成粗末,用米汤和匀捏成药丸,加樟木一两,一起烧烟,蚊子即化为水。
这是《仁安堂经》里所载的驱蚊秘术,顾君宁以前用过几次倒也灵验。
今时不比往,顾氏家道中落,变卖祖宅,在昌明坊置了一处旧宅。
清明渠自坊内流过,夏季水渠时常淤塞,导致坊间腥臭难闻,蚊虫肆虐。
顾君宁这身病,一来因夏秋之,原主贪凉用井水冲身,先受
寒,又在祠堂待了一夜,外感邪风。
二来,便因家中蚊虫成灾。
她前世游医多年,见过许多例疟疾皆因蚊虫感染而起。
是故,她开了治寒疟的方子让顾叔陵抓药回来煎,又让他照她说的捏药丸去院子里烧。
她不说缘由,顾叔陵也不问。
这个便宜二哥的子模样都是极好的。
可是他从没学过医,连那几种药都分不清。
身为顾家长房嫡子竟然不通医术?
顾君宁觉得事有蹊跷,殊不知二房也觉得大房处处透着古怪。
大房院里终弥漫的药味,混着一
烧东西的糊味,悠悠飘到二房院子里来了。
兄妹二都不懂医术,但一个真敢开方子,一个真敢照着方子去抓药。
冯氏心里发怵,中邪了,二郎也跟着中邪了。
偏生顾二爷又是个不信邪的。
每次冯氏在他面前念叨什么神仙菩萨,他都会不耐烦地呵斥她让她闭嘴。
“我们顾家是医家,又不是仙家,你若是不信医,难道还要信什么山鬼怪不成?”
这次的事,顾二爷浑然没有放在心上。
冯氏委婉地提了几句,却吃了好大一记白眼。
顾二爷冷笑说,你问我做什么,怎的不去问你供着的那些泥菩萨?
那,顾母身上不爽利,连见都不肯见她。
她一向没个主见,一时找不到商量。
冯氏纠结了大半天,忽然听下说,闻家小郎君来了。
这位闻小郎君来可不小。
闻家专做药材生意,是京城最大的药材商,几乎垄断了全城药堂的药材供应。
顾家济世堂纵有百年声誉,这几年生意江河下,顾家也不得不仰仗闻家几分。
而闻家独子闻西舟正是顾叔陵的同窗好友。
因妹妹这一病,顾叔陵向夫子告假在家,将近半个月没去学塾。
闻西舟担心好友,特意带了位闻家的老大夫过来。
见了来,顾叔陵惊喜
加,赶紧请大夫进去给妹妹把脉。
虽说顾君宁的身体状况逐渐好转,但他隐约有些担忧,总想着要请个好大夫看过才算无事。
大夫问了病的近况,便先行进屋问诊了。
“决明别担心,这位大夫医术高明,定能药到病除。我们且在外面等着,不要影响大夫诊断。”
闻西舟将顾叔陵拉到一边,坐在石桌旁,给他讲解这几落下的功课。
顾叔陵默默听着,时不时抬往房间那边看。
“怎么,”闻西舟佯怒道,“信不过我闻家的大夫?”
“灵均误会了。”
他只是觉得妹妹这几怪怪的。
那几张方子他都找看过,每家医馆的郎中都说方子没问题。
他妹妹虽然识得几个字,自个儿翻过几页医书,却未曾跟随任何学过医术。
这些方子,难道真的是她从书里看来的?
“罢了,大夫那边应该也快好了。”闻西舟拍了拍他的肩,“决明,我们去门等吧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