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五十年,故人言(1/2)
快过年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冯氏早就忙活开了,顾君宁兄妹给她搭了把手,一起将屋里屋外收拾得净敞亮。
除夕前一天,雍鹤溪如约来了。
他提前给冯氏拜年,说了一大堆吉祥话,哄得冯氏笑逐颜开。
冯氏忙去厨房给他端瓜果点心。
趁着四下没,雍鹤溪把他替顾君宁准备的东西
给她。
前几天,顾君宁找到他,让他帮忙备些信笺。
那些信笺需得做旧,看上去或是摸起来,像是放了几十年的纸张。
雍鹤溪花了不少心思,才将信笺质地成色做旧,信心满满地将那叠信笺送过来。
顾君宁道了谢,教了他几个偏方。
医术药理,旁门左道,她似乎都很通。
雍鹤溪一向佩服她无所不知,有时候甚至好奇,那颗漂亮的小脑袋里,到底塞了多少学问见识。
不多时,雍鹤溪背下秘方,起身告辞。
顾君宁本想邀他留下来过年。
但他连连摆手,摇道:“过年多好啊,求签祈福的缘主得排起长队,趁着年节都想听吉利话,又肯花大价钱。”
“姑,我知道你待我好,但大过年的,还是放我躺着挣钱去的好。”
顾君宁无奈苦笑,只得由他去了。
回到房中,顾君宁推开书案上的杂物,将信笺铺在面前,研墨提笔,手腕微微发抖。
这些信,是写给韩中尧的。
但并非出自顾君宁之手,而是以顾瑜的身份写的。
试药那天,她见过韩中尧,看出他已萌死志。
顾君宁见过无数病,分辨得出谁在求生,谁在等死。
韩中尧那的
状,正是在向顾瑜的后
道别。
她不甘心。
不想看着他满怀遗憾地离世。
这几封信,是她给韩中尧开的药最烈的续命药。
顾君宁望着泛黄的信笺,手中毛笔饱蘸墨汁,但一次次墨汁沿着笔尖滴落,一滴滴,重新落回砚台里。
她出神地想了很久,终于提起笔,在信笺上方写下一行字。
“乐扬吾兄。”
这是五十几年前,两私下通信时,她最喜欢写的称谓。
落笔是顾瑜的字迹。
风骨遒劲,清隽婉约。
一提笔,顾君宁的思绪便回到了五十年前。
她离京的那一天,京郊飘散的柳絮,绕着马蹄翻飞的蝴蝶,渐渐远去的城墙……
一幕幕,宛若昨。
顾瑜孤身上路,背着药箱,走遍大魏山河。
她见过的山川木,见过的茅屋
舍,见过的桃花流水,断壁残垣,化作一笔一划,浅淡
信。
大魏山河辽阔,顾瑜足迹遍布全境。
北境荒原风雪肃杀,江南家
长莺飞,这些,她都悉心写下,说给故
听。
还有她救治过的病,她在战火中保护的孩子,她无奈焚烧的病患尸体……
一切的一切,她都亲身经历过。
她只管娓娓道来,用一贯平和温婉的措辞,轻轻柔柔地说给他听。
顾瑜生命中的最后几年,她曾过的男
缺席了。
但在那个男生命的尽
,她希望能为他弥补上些许缺憾。
随着笔下风物流转,她的心绪时而激不平,时而平静恬淡,一颗心竟好似重新在顾瑜的胸腔中跳动。
写到最后,她以顾瑜的吻,与韩中尧定下百年之约。
窗外夜幕降临。
案唯有一灯如豆。
在灯油烧尽前,顾君宁将信封好,压在医书下。
她打算过几天便去韩府探望他。
这几封信,她到时候以顾家后的身份,亲手
到韩中尧手里。
顾君宁方才觉得疲惫不已。
刚要收拾笔墨,她突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急促的敲门声。
“救命啊!救救我爷爷!”
她立刻跑出房间,顾叔陵已抢在她前面打开院门。
只见一个白发苍苍的老者瘫倒在地。
少年拥着老者,目光闪动,面对顾君宁,恳求道:“小娘子,听说你是大夫,快救救我爷爷吧。”
顾叔陵帮他一起将老者搀进屋。
少年候在旁边,只说老者突发疾病,倒地不起,具体什么病症他也不知道。
顾君宁神冷静,已认出眼前的少年。
这小子,不是明崖老的侍从吗?
她至今还记得他冷着脸,把访客连带礼扔出院门。
既然是他,那这个老必然就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