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三章:美滋滋,抓农奴(下)(2/3)

润给西南六国,而占据领导和指挥地位的大明却连一个子都不要。

“眼光要放长远一点嘛。”

朱允炆从来没有在乎过一场战争或者说一场大型战役的得失,哪怕是灭了章普尔和北德里,怀抱着沃野千里的恒河平原,他也从来没有看重过。

“大明的敌不在西南,而在西域之西。”

南天竺,一个农为社会主体的国度,严重僵化的社会阶级,比之晚清更甚,这种国家对于大明能有什么威胁。

哪怕是将来几十年后,南天竺那群本土的土著万众一心赶走绿教的军事贵族后成立的莫卧儿帝国,也无非是个笑话罢了。

船炮开道,铺天盖地的炮弹砸下去,目光所及之处,全是跪着的隶而已。

“重开丝绸之路才是我大明眼下的真正大事。”

朱允炆在地图上的勾勒,为大明将来的道路指明了方向。

“而想要重开丝绸之路,就必须先掉帖木儿汗国,这个国家的战斗力可比南天竺那群已经腐化堕落的军事贵族要强大的多,我大明西征的压力可要比当年的成吉思汗更甚,十万、几十万的命恐怕都填不够,所以,朕需要西南六国的支持。”

攻灭帖木儿汗国,重开丝绸之路,打通东西方流的桎梏,水陆并行,从欧洲将有用没用的都带回大明,灭欧洲白皮猪文艺复兴的种子,这才是朱允炆来到这个时空的最终目标!

这个世界太小了,小到只能活下去一个国家。

一百年内,大明都很难具备殖民的能力,但是,只要灭了欧洲文艺复兴的种子,那么早晚有一天,大明还在高歌猛进的时候,那群白皮猪却只能原地踏步。

能看到一百年后的被称为千古一帝,而朱允炆的目光,一直都在看着三百年、五百年。

“前期不妨给六国一些甜尝尝,让他们上之后,拿他们的命去填西域的战场。”

朱允炆已经为这些国家安排好了结局:“等他们损失惨重的时候,就是我大明煊赫王师雄吞六国之。”

什么狗盟友,当利用价值被榨的那一天,迎接六国唯一的结果只不过是被大明灭国罢了。

所谓的《昆明七国协定》,所谓的盟约,对于强国来说,擦都嫌硬!

“国与国之间只有利益,只有铁和血,没有道德和仁义。”

在一次内阁会议上,朱允炆为五位内阁学士开了一次以金铁二字为名的主题会议,阐述了自己的思想和主张。

“金即财富、铁即兵器。”

朱允炆在说,五都在埋苦记,这是几年下来养成的习惯,小事上的权力,皇帝从来没有在乎过,话语权几乎都攥在内阁的手里,哪怕大到一部尚书的任命,只要有内阁和吏部、都察院的署名,皇帝连一丝犹豫都没有,直接朱批。

而在牵扯到国家大事路线和思想引向上,朱允炆那是一丁点杂音都听不得的,内阁五唯一能做的,只有拿笔记下,然后按照他朱允炆的思想去落实工作。

说废话,拿帽子都是小事。

“没有钱,国家就无法研制更有威力的兵器,没有兵器,如何为我大明犁得土地呢?”

是朱允炆为内阁灌输最多的主流思想。

“金铁主义的核心在于如何在经济上实现财富的攫取,又如何在军事上实现全面控制或者说压制,原已经平定,接下来要做的就是全面落实朕制定下的民族主义,争取三代之内将所有的异族送上战场,让所有的成为我汉的媳,对内实现第二代、第三代血统净化。

而对外,西南六国就好像一个赌徒,而朕,则是庄家。

要让他们品尝的跟随我大明脚步的甜,继而勤勤恳恳的努力卖命,这个阶段,就是金的阶段。

利益,可以解决天下八成以上的那题,剩下的那两成,给铁。”

朱允炆说到这里的时候还特意看向朱棣,向后者叮嘱道:“钱摆平不了的事,就杀!哪怕杀到血流成河,杀到那些国家亡国灭种,也要杀下去。

金和铁,两手都要抓,两手也都要硬。

早晚有一天,我大明国内会饱和,所以必须要扩张,而在扩张的道路上,任何的仁慈和宽恕,都会让今在座的各位,包括朕称为民族和国家的千古罪。”

金铁会议召开之后,内阁便开始着手落实朱允炆这个皇帝的思想,将其中的主要神在翰林院中进行宣导,由许不忌和胡艮这两位拍马仕的物做宣导,引导起一‘以扩张求生存’的学术讨论风

传统的内王外圣,天朝上国以德报怨学说开始势弱,尤其是在那多达三十多万的劳工进大明各个‘工作岗位’之后。

内王外圣获得的只是一个面子,而内圣外霸换的可是实打实的利益啊。

要说大明眼下最忙的,可能就是工部尚书魏均了。

一下多了几十万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