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没有饭吃,你们为什么不吃肉呢?(1/5)
如此一来,大燕朝自然也就迈了史无前例的辉煌时刻。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永平帝作为当今天子,一时声望高涨,被不少奉为永平大帝。
当然,永平帝并没有因此而昏,他心里很清楚,大燕朝能达到今
的辉煌,顾鸣功不可没。
既然有这么大的功劳,自然是要重重封赏的。
于是,顾鸣正式阁,被册封为文渊阁大学士,追加“太子太师”封号。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并称“东宫三师”,相当于是太子的老师。
一等世袭锦衣候、文渊阁大学士、太子太师,这三个衔集于一身,可以说,顾鸣已经算是位极
臣,没有几个大臣能与之比肩了。
从爵位上讲,他是候,上面还有公。但,爵位只是一种封号与一种荣誉,并无实职与实权。
太子太师也差不多是这个道理,也是一种封号。
但,顾鸣同时又是内阁大学士,这可就是真真正正的实权物了,地位仅次于内阁首辅。
而且当今的内阁首辅余维年岁已高,估计再几年就得告老还乡。
因此,一众大臣心里有数,到时候,恐怕没能与顾鸣竞争。
但让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顾鸣正值平步青云,前程无量时,却有一则震惊朝野的消息传出……
“你们听说没有,顾大学士竟然要辞官返乡……”
“哪里传来的小道消息?这绝不可能!”
“顾大学士正值年轻有为时,皇上又怎么可能同意他返乡?”
“这消息是从宫里传出来的,多半是真的……”
“那这到底是为何?放着大学士不做,顾大到底是怎么想的?”
“难不成是皇上……”
“别瞎猜……”
……
其实,这个消息的确是真的。
倒也不是永平帝过河拆桥,而是顾鸣经过思熟虑之后主动提出的。
眼下里,大燕朝已经进了一段空前的辉煌时代,周边小国与部落纷纷来朝,相信短时间内不太可能发生摩擦。
而顾鸣之前提出的一些计划与方案有的已经顺利实施。
比如《大燕字典》目前已经开始全国普及,而且以后还将作为科举考试的内容。
有的,则正在顺利进行,比如《永平大典》。
前期的筹备、编排等等准备工作顾鸣一直都在参与,并且亲自拟了一份详细的方案。
所在,现在只需要按照方案编撰就行了,不出意外的话再有一年的时间《永平大典》差不多就能正式面世。
特战队、军械部等等,也在趋走向成熟……
所以,顾鸣思来想去,这才做出了激流涌退的决定。
毕竟他在官场几乎也算走到顶了,接下来,也该回归文道,争取早踏上成圣之路。
当顾鸣正式向永平帝提出辞官回乡之时,永平帝不由大吃了一惊。
虽说他早就有心理准备,知道顾鸣非普通,早晚也会离开官场,但却没有想到来的这么快。
经过君臣二一番推心置腹的
流之后,永平帝最终同意了顾鸣的辞官请求。
但是,一等世袭锦衣候以及太子太师的衔依然存在,毕竟这两个
衔只是封号,并无实职。
就算如此,顾鸣的地位依然很高,包括太子在内的一众皇子与公主见了面也得主动向他见礼,称一声老师或先生。
同时,顾鸣也答应永平帝隔上一段时间便宫讲几天学,也或是出谋划策什么的。
毕竟他是太子太师,这些也算是职责范围之内的事。
为了表示感谢,永平帝再次赐了一块封地给顾鸣,那就是黑山。
也就是说,从此之后,黑山就属于顾鸣的私有领地了,想怎么改造就怎么改造。
除了封地之外,永平帝还大大方方封赏了顾鸣不少金银、玉器、绸缎等等,以及一块御笔亲题的门匾:一等锦衣候府。
……
一个月后,顾鸣再一次衣锦还乡。
这一次相比中状元回乡那次,排场可就大太多了。
也可以说,乃是大燕朝开朝以来官员回乡排场最大的一次。
整整两千兵马护卫,其中还有五百乃是特战队锐。可以说,仅凭这五百
锐,便能顶得上数千兵马。
这倒不是顾鸣想讲究排场,而是永平帝的意思。
一方面,是为了表示对顾鸣的感谢与重视,另一方面,也是想做给天下看看,他不是一个忘本的帝君。
这次,永平帝特意吩咐太子随行,替代他一路护送顾鸣返乡。
宁阳公主从母后中获知了此事,当下里开始撒娇,非要跟着哥哥一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