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零二章 鸣沙山、月牙泉、快活庄(1/4)
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各类妖魔鬼怪自然而然也就开始大幅减少。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当然,这也要分况。
如若顺应天意,一心求道者,无论是、是妖、是鬼,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反倒是如鱼得水,更加利于自身的修炼。
然而自古以来,总是会有一些逆天道而行者。
……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楼兰终不还!”
自古以来,玉门关便为中原边关要塞,地处西北荒漠,乃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
谁也说不清在这里发生了多少大大小小的战争,也说不清那黄沙之下到底埋了多少士兵与战马的枯骨。
但如今,由于西域各国纷纷向大燕称臣,边关几无战事,故而在玉门关驻扎的边关将士只有区区数千。
但,兵力虽大幅减员,防守方面可没有因此而减弱。
神机炮、巨弩、以及手一把火铳的神机营,更比以前的大军震慑
心,令周邻小国根本不敢妄动分毫。
除了军事方面的强大震慑,永平帝又根据顾鸣建议的方案,陆陆续续与周边国家建议了外关系,双方互派使团、商队等等,进行文化、工艺、物资等等方面的
流与互换。
如此措施,对于双方来说都是大有裨益的。
大燕朝虽说在文、工艺、农业等等方面都占绝对优势,但终究还是会有短缺之处。
正所谓三行必有我师焉,趁着这个机会也可以取长补短。
比如在物资方面,北方部落因为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提供大量的牛、羊之类,而这恰恰是中原地区所稀缺的。
还有皮毛、药、香料、瓜果、粮食种子等等。
当然,北方部落与西域各国的收获更大,毕竟他们的物产、物资相对大燕朝匮乏的多,这也是之前他们一直想要攻占中原的缘由。
无他,眼红!
丝绸、茶叶、陶瓷、工艺品、稻米……等等,在西域各国都是相当受欢迎的。
同时,大燕朝派出的使团也开始在周边邻国传播大燕朝的文化与工艺。
学习中原文字,了解中原文化,在周边国家的贵族中已经逐渐形成了一风
……
这一切,归纳起来其实可以用四个字形容:文化侵。
这远比战争有效的多。
战争可以征服一个国家,但却不一定能够征服心。
因此,顾鸣正是想通过朝廷的力量,全面推广“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的儒家核心思想。
当然,这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如今的玉门关,虽然依然有边关将士把守,但却没有了以前战时的肃穆与苍凉,而是
来车往,一派热闹的景象。
西出玉门关,便进了茫茫沙漠。
不过,为了便于双方的员与物资
流,大燕朝与西域各国协作打造了一条通道,沿途设有路引与驿站,以方便商队与族
穿越沙漠。
有了路引,只要不是遇上大风沙之类,便不用担心在沙漠中迷路。
驿站的存在,给一路劳顿的商队与旅提供了一个相对安全的休息环境,同时也能在这里补充食物与水。
如此一来,更是加速了双方的物资流。
正常况下,为了安全起见,绝大多数
都会选择走官方通道。
但凡事都有例外。
距离玉门关数十里开外,有一片连绵起伏的沙丘地带,曰“鸣沙山”。
鸣沙山附近有个终年不竭的小湖泊,形如月牙,故名月牙泉。
因为有水源,因此这里也形成了一片小小的绿洲。
按理说,朝廷当初在打造通往西域的官道时理当选择鸣沙山,因为这里不仅有绿洲,而且从此经过的话距离也是最近的。
但鸣沙山自古以来不太平,各类胡匪、马贼、沙狼、毒蛇、妖魔常在此出没,不知有多少命殒于此。
为了安全起见,双方最终避开了鸣沙山,另外辟了一条相对安全的通道。
但,也不知是谁在月牙泉边建了一处庄园,名曰“快活庄”,一听这名字,便不由得让浮想联翩。
据说快活庄有四大特色:美景、美食、美酒、美!
有说那里是天堂,也有
说,那里其实是地狱。
各种各样的传说反倒更为其蒙上了神秘的色彩,吸引了不少猎奇者前往一探。
……
这天晚上,顾鸣“慕名”来到了快活庄。
距离上次升级已经过去了三年多,如今,他的系统物等级已经提升到侍郎。
再升级的话,便是大学士。
根据顾鸣的推测与实践,相对于这俗世间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