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反转(2/3)

随着许臻的一声令下,这场表演又重新退回到了原点。

岳父岳母两个在家里对儿的婚事忧心忡忡,儿和婿则在门外紧紧张张、踟蹰不前。

这一次,孟一凡明显收敛起了身上的气场,故事的线索也回归了最初商量好的节奏。

在这样相对平静的氛围中,其余三位考生都陆续找到了表演状态。

尤其是那个演岳母的生,发挥得可谓是相当出色。

主考官汪博宇看着表演在许臻的引导下重归正途,欣慰的点了点

戏中戏,这不算是什么十分惊艳的创意,但运用到这里却恰如其分。

因为,在许臻出手救场之前,刚刚这场小品其实已经演崩了。

除了孟一凡和许臻,另外三个考生全都处于状况外,眼神飘忽、表焦躁,一个个因抢不上戏而急得蹦。

而许臻忽然来了这么一出“戏中戏”的反转,如同釜底抽薪,几刚刚的表现顿时有了合理的解释。

——戏中的剧组很可能就是个台班子,有演技不佳,有随手抢戏,甚至导演本还在剧中兼任演员。

这样的一群会因为有抢戏而演崩,合合理。

带着这个设定去看这出戏,方才蹩脚的表现一下子变成了故意去演成蹩脚的模样,档次瞬间提升了不知道多少。

这个反转既在意料之外,又在理之中,几乎堪称是教科书级的救场。

不过嘛,除了这个抖机灵的创意,汪博宇还注意到了另一件事。

那就是,许臻在这出小品里实际上演绎了两个角色:和稀泥爷爷和躁导演。

这两个角色的格迥异,但同时又都是老子。

许臻把这两个老子都演绎得极其鲜活。

这让汪博宇不禁十分惊叹:许臻不仅做过老年的观摩练习,并且还观摩过不止一个老年

他身边居然有这么多老吗?难道他在敬老院当过义工?

这样想着,汪博宇微微一笑,提笔在许臻的名字下方写下了第二句评语:

舞台感极佳,对角色的把握准,在模仿物方面天赋异禀。

汪博宇略一犹豫,又抬笔在许臻的名字上画了个圈。

他决定把本届艺考的唯一一个满分给许臻。

这个学生或许不是所有考生里演技最好的,但他却是汪博宇最想收来当徒弟的。

这是一块璞玉,倘若雕琢的好,后未必没有成为殿堂级演员的机会。

汪博宇现在思考的已经不是许臻有没有资格学中戏的事了,而是在思考,该如何才能把他从京影的手里抢过来。

申请奖学金?

这个念一产生,汪博宇立即苦笑着摇了摇

拜托,家现在都已经是明星了,每年大把大把的钞票赚着,还会在乎奖学金这点小钱?

不要搞笑了。

……

两三分钟后,小品表演结束。

考官示意他们可以走了,于是,几便向考官们鞠躬致谢,拿着自己的私物品离开了考场。

饰演岳母的那个生发现许臻将自己的围巾落在了凳子上,连忙抓起围巾,冲他叫道:“爸,你的围巾!”

“噗哈哈哈哈哈哈哈……”

周围顿时响起了一阵哄笑声。

那个生“腾”地涨红了脸,站也不是,坐也不是,看上去手足无措。

许臻微微一笑,没有多说什么,回身向这位生道了谢,顺手接过了自己的围巾。

随即,几在考务的指引下,从另一个通道离开了考场,没有在与那些尚未考试的碰面。

许臻走出大楼后,看着冬里澄澈净的天空,心十分愉悦。

他一边走一边消化着刚才的表演,感觉收获巨大。

在刚刚的小品里,“和稀泥爷爷”的模仿蓝本是自家师父了然和尚,同时适当参考了晨练时遇见的几位大爷;

躁导演”则综合参考了邓大衍、董琦玉等几位曾经接触过的演艺圈前辈,仓促之下,也不知到底演得如何。

许臻之所以这么兴奋,并不是庆幸于刚刚发挥得有多好,而是因为,他突然反应过来了一件事:

自己擅长模仿,不光可以模仿影视剧中的角色,还可以直接模仿现实中的物。

、小孩,病、乞丐,环卫工警、外卖小哥、广场舞阿姨……

这些全都是自己的模仿对象。

原先模仿影视剧,那是因为自己不懂表演,没有能力对生活中的场景进行艺术加工。

而如今,随着演戏经验的渐渐丰富,自己对于表演也有了一些理解,完全可以抛开别的表演,直接去模仿原汁原味的生活。

简直是灯下黑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