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肉夹馍(0)(1/2)

根据冰峰汽水联想到答案后,郝贤再回去看任务描述,立觉豁然开朗。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第一句话其实就已经给出了明确的提示:“三秦之地,古城昔在。所谓???,意为??于?,乃陕西之象征。”

所谓???,意为??于?。

能在菜名里隐藏着“于”字之意的陕西菜,范围便很小了。

况且,还有“三秦”二字。

三秦加上冰峰,若是陕西当地,又或者资中华美食好者,脑子里瞬间就能想到一个词:

三秦套餐。

所谓“三秦套餐”,乃是夹馍、凉皮、和冰峰汽水的组合。

能在众多秦地美味中脱颖而出,被冠以“三秦”之名,足以见得此三者在陕西民间的地位。

现代夹馍中最常见的应该是腊汁夹于白吉馍做出的腊汁夹馍。现做的白吉馍香酥美味,有的就算什么都不夹都可以趁热吃上两个。

而夹腊汁夹馍,在咬下去时,汁会在嘴里开。好的夹馍要做到肥不腻,瘦不柴,

正宗的陕西夹馍是不会加青椒的,都是纯夹馍,加青椒是北方城市改良的做法。

和锅包到底该不该加番茄酱一样,夹馍到底要不要加青椒也是一个永远充满争议的话题。

自然是有些喜欢纯,有些喜欢加青椒,因为青椒可以解腻。

陕西民当然是喜欢原版的纯夹馍,他们不需要靠青椒解腻。

他们有凉皮。

品尝纯夹馍时,同时享用稍微有些酸味的凉皮,便不用担心吃多了会油腻。

凉皮里可以放辣椒油和醋,或者花生酱和芝麻酱,各个地区吃凉皮的方法很多,可以根据自己的味调味料。

左手抓着夹馍,右手筷子夹凉皮,剥一颗蒜,再喝上一冰峰汽水,实乃陕西的一大享受!

这便是三秦套餐。

郝贤刚才在查陕西菜的时候,有看到过凉皮,因此就算用排除法,也可以知道被吞噬的菜品是什么了。

所谓夹馍,意为夹于馍。

他在白度搜索输了“夹馍”三字,发现果然和上次锅包一样,查不到任何夹馍存在过的痕迹。

就连三秦套餐这个说法也同样消失不见。

“确定了,这次被吞噬的就是夹馍!”

郝贤一点都没有因为推理出答案而高兴,反而愁眉不展。

夹馍没了!

这能忍?

他甚至差点一冲动直接就选了“夹馍起源”这个任务,毕竟扬州炒饭只是被邪恶存在盯上,传承暂时还没有出问题,而水面任务显然是菜姬弄出来整他的,必须留到最后,能不选就不选,而夹馍多么重要啊?

不过他还是忍住了。

原因很简单。

他也不是很清楚夹馍是咋起源的。

郝贤虽然对众多华国菜的发明和传播如数家珍,但终究还是有更多菜式的来历难以考证,被掩藏在历史的迷雾下。

夹馍便是如此。

近代的腊汁夹馍是在上个世纪二十年代由樊凤祥父子所创,据传是在唐朝传统技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

那么,夹馍是由唐发明的吗?

从任务描述来看,显然不是。

《彭祖厨经》要把郝贤一气丢回两千多年前的秦朝哩!

关于夹馍的发明,历史上并没有明确记载,有也只是些不具备可信度的野史传说。

夹馍里夹着的,倒是可以考证的。

郝贤再次根据自己知晓的历史开始推理:

“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有记载腊的做法,和现在腊汁夹馍里的腊汁相似度很高,而这种腊是战国时期的韩国发明的。

“秦灭韩国后,腊汁的做法很可能被秦带回大秦,也就是如今的陕西一带,在那里和馍这种常见主食相结合,最终诞生了夹馍。

夹馍的发明者之所以没有青史留名,很可能他根本不是什么有地位的物,只是一个普通的秦民。毕竟如果手上同时有块腊汁和一个香的馍馍,把在馍里夹着吃并不是很难想到的事

“全世界到处都有这种主食夹馅的食物。

“但就好像无知晓谁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一样,也没有知道谁是第一个把夹于馍的,只不过这种做法好吃又方便,有一个做了之后,自然很快地就一传十十传百,一直传承了两千年,让夹馍成为中华大地家喻户晓的食物。”

郝贤大致梳理好了历史脉络,眉却反而皱得更了。

太难了。

这个任务太难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