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春饷(下)(1/2)
等了几分钟,前面往回来了一辆车子。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只见两个拉着一辆装着谷粮麻袋和箱子的车子往这走,前方排队的队伍也跟着往前近了一点。
看到拉车的和坐在车上那个文士打扮的老
,郭巨力给王兰陵科了谱。
“那是城南书院的先生,你咋不打个招呼?”
王兰陵并不认识对方,听到是学校的,就说道:“我城北的,和学校老师也不熟。”
郭巨力露出奇怪的神色,抽了烟说道:“你学问那么好,老师咋不疼你累?”
王兰陵的算术好不好,和这个世界的老师没有关系。
这个问题不适合继续讨论,王兰陵转移话题说道:“书院那边的工资不低吧?”
郭巨力笑了笑,略微的摇晃了一下身子,将手里的长烟杆在木车板上磕了磕,敲掉一些烟灰。
“高什么高啊,混饭吃就不错了,巧匠书院还行,那初中高中的老师整天不好好教书,就知道妄议朝政,咱们县的先生找婆娘都不好找。”
读书特长:妄议朝政
这个世界不教政治历史,语文课本也就是教些简体字和国文章、理解和成语,主攻数学。
路是走出来的,闲暇时间比较多的文
,就是喜欢点评一下这个国家。
王兰陵和郭巨力又往前面走了走,说道:“郭大,你这就三个
过来,没有文士跟随吗?”
郭巨力说道:“我们水务司的算术都是一把好手,文士写写文章就可以了,这种事还是我亲自来比较放心。”
王兰陵表示理解,毕竟是钱的事,大家都小心一些。
亲自给发工资,才能体现出领导的伟大。
当然,王兰陵感觉这老肯定是要抽成一点换做烟钱。
官字两张,上下都要吃一点。
聊着聊着,就到郭巨力这些水务司的
了。
等了二十多分钟,才见郭巨力和手下抬着一个箱子出来。
王兰陵甚是疑惑,“郭大,怎么只有一
箱子,这谷粮没有了?”
郭巨力将贴着封条的箱子放在车上,对着过来的王兰陵解释道:“家里不缺粮食,就低价卖给了仓典所。”
王兰陵很无语,那可不是你一个的谷粮吧……
这种事也不好说什么,王兰陵说道:“
到我了,我家还缺米粮下锅呢。”
听到这话,在王兰陵身后排队的一主动过来说道:“王大
,若是不嫌弃,等下我们这边多出来的谷粮可以低价卖给你,你看可好?”
王兰陵看到是民典司的,就说道:“我一个
也用不了多少。”
周文德说道:“不贵,六七百斤也就十多块钱的事,我们拉回去也是占地方,送给王大
你了。”
王兰陵觉得可以,他大致明白了这个世界的物价。
“好,那我先进去,稍后出来再和周大细说。”
“好说,好说。”
民典司负责统计户籍,举行庆典,婚姻登记,出生
登记,牛羊牲畜登记,枝叶登记,也算是一个清水衙门。
这个世界的粮食产粮很高,一方面是农作物的质量过硬,还有就是种粮技术不断的提高。
在龙州附近的几个州,都是那种大平原,很适合耕种。
在海外的地方也有几个产粮地,再加上大部分都在种地,所以粮食的价格很低很低。
但穷依旧是没有余粮。
大部分的土地都集中在少数身上,比如王家堡这一千多号
就是靠着五百亩良田和城里一些土地养活。
负责种地的不会去买谷粮,但是家家户户基本上的都有几分田地菜园,基本上就够自己吃的。
费现象很少,这里
吃饭远没有现代社会那么铺张。
购买粮食的,主要是一些工匠和城里的商贩,或者是一些在户籍里比较低贱的那种。
大城市的富贵家还会购买一些粮食,但是这小县城可是连城墙都没有,在东西南北都有大量的田地可以使用,距离并不远。
粮食很便宜,种地的很多,乡下
家里的粮食也就是够用而已,不会太富裕。
虽然老皇帝禁止土地买卖,但吃绝户的习俗很好的越过了这个限制。
王家堡的王老太爷,就是在发迹之后凭借各种手段,从各种“亲戚”那里弄来了这么大的家业。
肥水不流外田的规矩适合很多地方,比如宗族里谁要卖田的话,都会有自家
上门去商议。
这里流行着一种另类的,集权。
宗族势力依旧强横,外地不可能在陌生的地方买田,各个乡镇都会被当地
针对。
田里的苗子被牛羊吃掉,地里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