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一章 属意(1/2)
吕陶拧着眉,也明白了苏轼话里的意思。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苏轼,是不打算回去了。
“也罢,京城现在是一个是非窝,不回去也好,再看看吧。”吕陶叹了气,有些无力。
他们都有一腔报国之心,奈何有同样的一大群,容不得他们。
苏轼又喝了酒,抬远望,摇了摇
,道:“我们怕是不得安宁了。”
吕陶转看去,果然,见着四五个
向他们这边走来,一看就是一些熟悉
的。
这些,是因为吕大防,范纯仁案被牵累罢黜,贬谪的官员,一直满腹怨愤,对朝廷的非议从未停止过半刻。
“又要了。”
吕陶轻叹。
有些事,真不是他们想要怎么样就怎么样的。这是一个大旋涡,卷
里面的
都身不由己。
他们这些是鱼
,章惇等
也不是砧板。
残酷,冰冷,没有半点温。
吕陶站起来,道:“走吧。”
苏轼跟着站起来,道:“去我庙里吧。”
吕陶没说话,心里想着苏轼与章惇曾经是挚友,而今两形同陌路,越发觉得官场冷血。
江南西路,附郭县。
栾祺,应冠等已经被羁押很长时间了,朝廷一直传言会派王存来,但一直没有
来。
参议刘志倚等勉强主持政务,但在附郭县,甚至整个江南西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抵制!
这些不明着反对,暗中使绊子,不配合,加上舆论汹涌,民
激愤,令刘志倚等
几乎不敢出衙门。
巡抚衙门外,被严肃戒备,刘志倚等勉强的处理着事
。
贺轶的尸体已经装棺,家也都赶过来,却迟迟不能运走,安葬。
大牢内。
栾祺已经听到赵煦大胜归朝,不‘全面复起新法’,近来心十分的好。
他穿着牢服,披散发,却趾高气昂的看着应冠等一大群
,道:“你们也听到了!当今官家英明神武,大败李夏叛逆,对于
党也有明悟,今
不复起新法,明
就是将
党扫除朝堂,天下朗朗之时!”
应冠等根本不理他,当初拉他进来,不过是做炮灰,谁知到了现在,这位炮灰似乎还一点反应都没有!
‘读书读傻了!’
众心里腹诽,没
理他。
应冠坐在角落里,不见过去的衣冠楚楚,而今很是狼狈,随着时间过去,他现在越来越担忧了。
预期的那种波澜壮阔的营救没出现,也没来江南西路,太过安静了!
安静的令他恐惧。
同样的,江南西路,贺轶之死,一直梗在朝臣们心,尤其是李清臣一直不肯放弃,以各种方式表态,要求朝廷尽快严查,惩处江南西路的官吏。
但不论是章惇、蔡卞,还是新晋的王存,好像都讳莫如,不肯
底。
开封城,垂拱殿。
赵煦回来之后,定下了大政方针,有了具体方向,从政事堂到六部各寺,忙碌的一塌糊涂。
赵煦正在批阅奏本,陈皮端着厚厚一叠,足足有上百封的奏本,轻轻放到他的手边。
赵煦瞥了眼,道:“还是?”
陈皮躬着身,道:“是。全部是弹劾章相公,蔡相公,李尚书,来尚书等的。”
赵煦摆了摆手,懒得看。
陈皮上前,端走了。
赵煦批阅完一本,放下笔,抬看向门外,自语的道:“现在‘新旧’两党的斗争是越发激烈了,得想想办法。”
党争祸国,党争亡国,这有无数的历史教训,却又无可避免,贯穿了封建王朝。
赵煦一直谨记这个教训,只是以往还不是时机。
赵煦心里转着念,忽然间一个黄门出来,站在门槛外,道:“官家,李尚书求见。”
“来了。”
赵煦暗自摇,拿起茶杯道:“请。”
“是。”黄门应着,转身通传。
不多久,李清臣进来,身后还跟着两,捧着一大摞书籍。
赵煦放下茶杯,一眼看去,不等李清臣行礼,有些好奇的笑着道:“李卿家,你这是?”
李清臣面带笑容,抬手道:“官家,《神宗实录》,以及礼部的一些法典已经整修完毕,臣特意送来给官家审阅。”
“哦?”
赵煦有些意外,示意陈皮去接。
他确实意外,《神宗实录》,是对先帝的盖棺定论,原本‘旧党’已经修好了,但里面充斥着阳怪调,扭曲了太多事
。章惇上位后,就要求重修。
重修《神宗实录》可不是小事,不止是对神宗的定论,还有涉及的诸多大臣,各种大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