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9章 不是军令状的军令状(1/2)
“殿下,虽然我军收复南城门、控制全城,暂时确保了安全,但处境仍然十分危险。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臣适才派查看了城中粮仓,得知仓中仅有足够一万
吃五
的粮食,而我军连同充作民伕与辅兵的大食降兵在内足有一万六七千
,只够吃三
的。何况还有此战俘虏的大食
要供养,三
都不够。
城中百姓家中或许有些粮食,但也不会多。适才臣下令将本地粮铺的东家与掌柜带到臣身前,询问得知我军抵达前,大食军主将就刻意限制运进城中的粮食,民间运粮也不例外。所以粮铺中也只有足够一万吃三天的粮。
粮铺都只有这点粮食,百姓家中更不会多。
所以此时最要紧的事,是粮食不够。”刘琦最后总结。
“俘虏还没有杀光么?”听完中尉的话,李珙没有首先说粮食问题,而是问起这个。
“并未。殿下,杀死俘虏并不十分容易,又要尽量保证安全,所以一直到将大食军从南城门逐出时才杀掉一半、三千,还有三千
左右存活。”
“既然粮食不够吃,应该全部杀掉。”
“殿下说的是。”刘琦答应一声,但心里不以为然。仅仅三千而已,即使都杀掉也省不出多少
粮,于事无补。
“如今看来,大食是故意为我军设了一个套子,或者计中计。不论我军是否攻陷库姆城,都能将咱们我军套住。
这些暂且不多提,现下最要紧的是筹措到足够粮食。孤适才看过名册,城中百姓不多,还有很多在一个月之前被迁到伊斯法罕,此时城中仅有六千多户、两万余
。
但即使仅仅六千多户中,若是将他们都杀死也能筹措到一定的粮食,缓解粮食危局。”
“殿下,”刘琦不得不说道:“不提会造成的死伤,即使杀光城中百姓,我军也只能缓解一时缺粮之虞,无法缓解一世。
而城外大食军可以从容从德黑兰城或伊斯法罕等地运粮食,若与大食军比拼谁先挨饿,我军一定胜不过大食。”
“那你说怎么办?”
“臣与张都尉等都商量过后,认为只能尽快打
大食军对城池的围困,突围而出甚至夺取大食
的粮食。”刘琦回答。
“殿下,这也是臣的想法。”张兴权也说道。
此时他们在城中官衙,屋中除李珙与侍卫外只有刘琦和张兴权这两名臣下。李珙看了二一眼,又问道:“你们可已有计策突围?”
“臣暂时没有想到。”张兴权回答。
“臣想了许多计策,但都没有十成把握,死伤也会很大,而且未必逃得过大食兵追杀。”刘琦则说道。
“这样说来,你们都没有想到计策。”李珙说道:“孤也明白,敌之策想出来并不容易,也没有责怪你们的意思。但因此,更应该尽可能多搜集粮食。
或许你们需冥思苦想六才能想到
敌之策,但偏偏在第五
粮食已经耗尽,将士们不得不饿肚子,即使想到计策也无法再去实行。
更何况,拖延的子久了,大食将士不免会出现懈怠之意,我军就有趁机击
大食军的可能。拖延的
子越久,大食将士懈怠的可能越大。
所以,孤以为,必须多筹措粮食,即使从百姓手中拿走粮食时会有死伤,也必须全部收拢到军中。”
“殿下说的有理。”二位臣下一时没有答话,过了一会儿刘琦才回答一声。
他很不愿意抢夺百姓的粮食。当他发现波斯被大食国纳统治的时间只有百年左右、百姓尚未对天方教
信不疑之后,他就有了鼓动李珙将波斯也纳
安西属国统治的心思。
未必一定要直辖,或者说最初未必要直辖,可以暂时采取藩属的形式,让本地纳贡、出兵,以后慢慢加强在波斯的影响力。
这番心思他还没对李珙说起过,但越来越意动。
既然要将本地纳安西属国,就不能对百姓屠戮太甚。即使只杀库姆城的百姓,消息也早晚会传到附近,本地许多
会十分惊惧,大军在时不敢妄动,可一旦大军离开多半会不再服从命令。而反复派大军征剿是非常得不偿失的。
可李珙的话同样很有道理。如果他们在此地惨败,他的一切构想都是胡想想,
用没有。
所以如果向反驳殿下的话,只能立刻想出对付大食军的法子;但刘琦与张兴权,以及其他几位果毅聚在一起,边休息边想了好一会儿,也没有想出结果。
“殿下,臣以为,暂且不征收百姓家中的粮食。城中官仓与粮铺的粮食加在一起,将士们再省着点儿吃,应该可以吃五六。
等五六后,若臣等仍未想出
敌之策,粮食又将近吃光,再征收百姓的粮食不迟。”刘琦又说道。他此时只能采取拖字诀。
“我只给你三时间,若是三
内不能想出
敌之策,必须征收百姓的粮食。不能等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