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大棚要推广到民间(1/2)
何太后笑着白了唐姬一眼:“就你说话好听。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臣妾不过说了句实话。”唐姬低着。
通过表,她能判断出何太后此时非常高兴。
“本宫这里,有光禄勋才送来的桂花糕。”何太后对唐姬说:“回你给皇帝送些去。整天忙这忙那,也不见好好吃东西。万一把身子搞坏了,可怎么得了?”
“还是母后心疼陛下。”唐姬没有推辞,笑吟吟的答应了。
玻璃大棚建成,刘辩几乎每天盯着玉米苗成长。
“都神起来了。”陪在他身旁,孙辰欣喜的说:“早先在土坯房子里,它们蔫
耷脑,这才几天,又都缓过来了。”
“有充足的阳光,当然能缓过来。”刘辩对他说:“把荀彧找来。”
玻璃大棚的作用得到验证,是时候推行到民间去了。
荀彧来到。
他问刘辩:“陛下是否有要事托?”
“你看这些玉米。”刘辩指着大棚里的作物:“要不要进去看看?”
“还能进去?”荀彧错愕的问他。
“当然。”刘辩说道:“进也进不去,到时如何收割?”
走进大棚,荀彧懵了:“这里果真比外面暖和许多。”
“要不要在家里弄一间?”刘辩笑着问他:“冬天可以在里面睡觉。”
“陛下尚且没有享受,臣怎么敢。”荀彧连忙回应。
刘辩满黑线。
荀彧倒是真心实意的在回应,可话无论怎么听,都好像在怼他一样。
“看看这些玉米。”刘辩轻轻抚摸着一片玉米叶:“长的如何?”
“很不错。”荀彧回道:“应该会有个好收成。”
“的好收成。”刘辩说道:“早先在土坯房里,它们没能好好生长,果实肯定不会生的太好。不过朕已打算把玉米和大棚推行出去。”
“这个时候?”荀彧错愕:“眼见将要冬。”
“正因将要冬,才能让百姓看到大棚的好处。”刘辩说道:“至于玉米,等到开春后再说。”
“推出多少?”荀彧问他:“在何处推行?”
“就在洛阳城外找个村子。”刘辩对他说:“推出十多个大棚就成,主要是宣传造势。今年出的东西,往往需要等到明年甚至更久,才会被百姓认可。”
“臣这就去办。”荀彧领旨退下。
刘辩站在大棚里,喜滋滋的看着那些玉米。
孙辰走了进来。
刚进大棚,他就一脸懵:“外面已是冷了,棚子里怎会如此燥热?”
“热吗?”刘辩笑着问他:“到了冬天,你就住在这里如何?”
“陛下心疼,我却不敢住在此处。”孙辰赶紧回道:“旁粗手笨脚,我怕伺候不来陛下。”
刘辩哈哈一笑:“说的也是,朕身边确实得有个像你一样办事还算凑合的。”
伺候刘辩久了,孙辰很清楚,皇帝说他凑合,那是相当的凑合!
他连忙躬身,向刘辩谢道:“多谢陛下赞誉!”
有个内侍走进棚子:“陛下,皇后求见。”
“让她进来。”刘辩随吩咐。
和荀彧、孙辰一样,唐姬进大棚,也是吃了一惊。
她满脸错愕:“这里怎会如此暖和?”
“是不是很意外?”刘辩笑着问她。
“从未听说有如此古怪的去处。”唐姬一脸惊异:“这是如何做到的?”
“给你解释也说不明白。”刘辩微笑着问:“你来这里做什么?”
“太后要臣妾给陛下送些桂花糕。”唐姬回道:“她说陛下整忙这忙那,连饭也不好好吃,时
久了担心身子给弄坏。”
“送北宫去吧,朕闲了吃。”刘辩吩咐孙辰。
孙辰走出玻璃棚,送桂花糕回北宫。
棚子里只剩下刘辩和唐姬。
“再过些子,玉米就要抽穗。”刘辩说道:“有了这东西,府库将会更加充盈。”
“大汉有了陛下,百姓再不用担心会饿肚子。”唐姬说道:“只要能吃饱,应该不会再有给朝廷添
。”
“有千千万,什么样的都有。”刘辩笑着说:“有些
吃饱了没事
,可不就要找些麻烦。”
唐姬轻轻叹了一声,没再言语。
那种吃饱了就砸锅的,确实会有一些。
虽然不多,但也挺让恶心。
荀彧回到司徒府,立刻着手派去洛阳城外,选定一处村庄做大棚试点。
工匠在田地里搭建大棚,村民围在四周,好奇的看着新鲜玩意。
“真好看,通透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