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催命符(求推荐票,感谢!!!)(1/2)
李世民又抚摸了一下这些绸缎,其意味不言自明。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老叹了
气,又耐心解释道:
“能够动辄拿出千两银子的,哪里会是普通?”
“那些商队可看不上这点银两,跟突厥易,这里边的利润更大!”
“有了这银票,跟他们做起生意更加方便,还用惦记家钱庄这十两银子?”
“以前还怕突厥抢他们的货物,现在银票在手,只要一狠心撕了,突厥
什么都拿不到。”
“突厥不是傻子,犯不着
这种吃力不讨好的事
,比以前安全多了。”
“而且有的商队为了让突厥接受银票,竟然还开出了优惠的价格,一百两银子的银票,只折价九十两来买他们的货物。”
“这些蛮子也是,因为那钱庄开了
,他们就一
咬定,想把货物卖给他们,一百两银票就必须给他们一百一十两的货!”
“一去一来,突厥甚至能够凭空赚二十两差价,这谁不愿意啊?”
“这银票现在可是个香饽饽,不接受银票,那突厥都不稀得跟你做生意!”
老一番仔细的讲解,让李世民微微点
,心中了然。
不用说,这家钱庄就是长孙无忌他们弄出来的。
而那些执意用银票结算,甚至给突厥优惠的商队,自然也是他们的
。
大唐与突厥之间的贸易,往往都是易的贵重物品。
但这些贵重,也只是相对而言。
大唐的丝绸、瓷器,在境内的价格比较稳定,可要是卖到突厥等异国,这里边可作的空间就大了。
反之,胡商收留的珠宝、战马等,也能在大唐这边卖出更高的价格。
纵然有一些税赋要,可仍然让商
们前仆后继,因为能赚的差价实在太高了。
而眼下,银票的出现,是两边的商都乐见其成的。
以前的易,商
要带着货物来,又要带着货物走。
用了银票,至少能够在运输上节约一半的时间。
而且安全也大大增加,简直不要太香。
尤其是对突厥而言,用银票
易,还能赚出更大的差价,何乐而不为?
什么经济战,什么通货膨胀,原上的游牧民族连正儿八经的钱币都没有,还在乎这个?
突厥的货币就是那些牲
,一场天灾就能让他们倾家
产,哪里会想通这银票背后的危险?
李世民感叹道:“老家对这银票之事倒是了解得透彻。”
“在这里做生意的,谁不知道这银票?”老乐呵道:“客
打算要多少缎子?”
“我可跟你说,那突厥最喜欢的就是这些绸缎,从我这买一两一匹,到他们那能卖上三五两!”
“这也就是我老了,才守着这个铺子。换我年轻时候,早就自己去突厥那边咯!”
“老家说笑了。”李世民摇摇
,“这缎子可不值一两。”
“那我给你便宜点,八钱!”老脸上露出一
疼之色。
只是李世民依然不为所动:“两钱一匹!这哪里是什么苏缎!”
被揭穿,老
有些恼羞成怒:“客
,你不买就算了,可别凭空坏了我的名声!”
李世民起身便走,长孙无忌和尉迟恭紧随其后。
“哎!哎!别走啊客,五钱!五钱!”
“三钱!三钱一匹!”
“好好好!两钱就两钱,就当个朋友!”
李世民浑然当做没听见,径直离去了。
一个小孩从柜子后边探出来:
“阿翁,你太贪心了,这缎子你平分明只卖一钱!”
……
李世民走在大街上,轻声对长孙无忌说道:
“辅机,你这银票推行之策做得不错,我们再去突厥那边看看。”
尉迟恭急了,压低了声音道:“陛下万金之躯,万一被那群突厥蛮子冲撞了……”
李世民举起一只手,示意他闭嘴:“当渭水上,朕连颉利都无惧,还怕了这些蛮子不成?”
“辅机,你身上可有银票?”
长孙无忌敲了敲胸:“臣已带了数万两银票。”
“带那么多作甚?”
“臣亲自印的,自然要印些大数额的带在身上。”
李世民故意板起了脸:“好啊辅机,没想到你这个浓眉大眼的,也会行此中饱私囊之事!”
跟姜升在一起待久了,李二也学了一些奇怪的癖。
“陛下说笑了,这是从钱庄那里拿来的,以备陛下不时之需。”
长孙无忌摸了摸自己的脸,有些疑惑:“臣这也算浓眉大眼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