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堕龙坡(二更)(2/3)

关平就知道胜了,还不知道是怎么胜的呢。

这军候有些紧张,跪在关平面前,口称:“司马大人。”

心里头还很奇怪,怎么刘备麾下居然有这个年轻的司马?

复又想,“多半是关羽,或张飞儿子,靠父辈关系得了官。”

关平哪能知道这军候心中的腹诽轻视?

反而和颜悦色道:“你不必紧张,我只询问一下战事情况。”

军候顿时送来了一口气,将自己所知说了一遍。

这军候乃是于禁麾下,对夏侯惇并不感冒,此时便也怨言道:“此番追击,于禁将军李典将军都是反对,便是那夏侯惇一意孤行,害死我们好多弟兄。”

谁来听你埋怨的?关平翻了翻白眼,让丁奉进来,将这军候带来了下去。

“原来还是发生在博望坡!还是夏侯惇一意孤行。与历史上一模一样嘛。历史的惯性还是很强的!”关平摸了摸自己的下巴,有点失望。

就像史书上的记载一样,夏侯惇轻敌冒进,结果败军辱将。

李典拦都拦不住。

就是从军候口中得知,过程详细了许多。

“不过此战战果却是比历史上丰硕了许多,三四万百姓,五千降兵,如此一来,新野人口便正式突破二十万了。”

关平摸了摸下巴,很是开心。

“就是这帮人不好收编,强行掳掠来的百姓和曹军降兵,怕是需要很多年才能为备备所用。”

不过这关俺屁事?

让备备他们操心便是了。

........

清晨,经过一夜追杀。

夏侯惇,于禁仍领兵败军在前方逃窜

刘备以张飞为前锋,自己陈到为中军,甘宁殿后,一万二千左右兵马,追击了一夜。

便来到了堕龙坡附近。

这堕龙坡名字响亮,但其实就是几座小山坡,也可以用土丘来形容。

相传五百年前,有一条黄龙从空中堕落,在山坡上修养七七四十九天之后,又腾空而去。

人们望见,不由叩拜口称龙神,于是这山坡便叫堕龙坡。

堕龙坡东方是一条大道,大道四周空旷无人,虽然有枯草,但草深,不至于伏兵。

夏侯惇,于禁率领败军在此停顿了片刻,这才继续往北方仓皇而去。

张飞毫不犹豫的冲了过去,继续追杀。

刘备望见西侧山丘有疑虑,不由勒马停下。

随着刘备停下,陈到以及中军,后军自然停下。

“主公?”陈到有些疑惑。

“宛城守军可有动向?”刘备问道。

“没有消息传来!再说宛城距离此有二三百里,消息传到宛城,宛城派人救援,恐怕也需要四五天时间。此刻不会有人来救夏侯惇,甚至埋伏在此。”

陈到知道刘备的意思,难得说了许多话。

“也是。”刘备点了点头,于是率领中军,后军从堕龙坡走过。

“杀!!!!”便在此刻,堕龙坡上后响起了一阵喊杀声。

紧接着数千士卒从坡后冒头,杀向刘备,陈到中军,意图攻破刘备中军,将前后军分开。

堕龙坡上竖起了一杆旌旗,“李”字旌旗,在初升太阳的照耀下,耀耀生辉。

李典在少许亲兵的簇拥下,策马立在旌旗身旁,居高临下观望局势。

“不愧是将军,您只命陈军候率领一千兵丁,充为后军,多张旗帜作为迷惑,而偷偷将四千精兵抽出,不仅保存了实力,还与夏侯将军设计,将此处设为埋伏之地。”

李典的副手,营司马由衷道。

眼前这位将军,虽然不能亲自引兵厮杀,但眼光卓越,知道夏侯惇必败,在败军之际,却还能设计反击刘备。

勇略胆魄,超越常人

却原来是李典设计好的,命麾下军候率领千人又多张旗帜,充作后军。

当时博望坡上乱战,连夏侯惇,于禁都不知道李典所为,更别说刘备了。

所以刘备,陈到认为夏侯惇没有援兵,在这时是杀夏侯惇最好的机会。

夏侯惇昨晚上遇到的数骑,李典本人便在其中。

李典却是不敢居功,摇头说道:“此战是败了,就算是在这里埋伏,也顶多是惊走刘备,小胜一回而已。只是亡羊补牢,为时已晚。”

营司马闻言也是黯然,李典没有呼叫宛城的一万精兵,就算呼叫了,也来不及支援。

正所谓鞭长莫及。

目前只是以四千精兵,以逸待劳,冲击刘备本阵,再加上夏侯惇,于禁五六千兵马,回身冲杀。试图小胜一场,稳住士气而已。

博望坡一战,他们是败了,败的冤枉。

没办法,夏侯惇虽然治兵很行,颇得军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