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四章 曹丞相自来(2/2)
,新野能够如此的安定,便是因为左将军刘公,汉寿侯关公,小君侯的福。
李纯没有见过左将军刘备,也没有见过小君侯关平,但有幸见过关羽。李纯懂一点画,便自个儿画了一张关羽的画像,供奉在家中,不时上香。
这并非是关羽的个例,而是整个汉代的风气。凡有德大臣,民必定藏画像在家中,不时参拜。
孔子曰,雍也可以使南面。
关家父子有焉。
这些子,李纯则是有些辗转反侧,因为随着北方消息的渐渐汇聚,便是连李纯这样的亭长,都知道曹
怕是会南下了。
尽管李纯并无反叛之心,反而,李纯对关家的支持,力度很强。但是对方是谁?乃是横扫天下的曹啊。
正所谓设使天下无有孤,不知几称王,几
称帝。
曹虽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饱受士
诟病,尤其是荆楚一帮士
,恨不得
死曹
。
但是有一点是不可以抹杀的,曹真的很强啊。
而今官拜丞相,总览朝政。
抬望向北方,曹丞相状似无敌。
李纯纵然对关家很有信心,但也不免惴惴。
这李纯又没有睡好,早上起来顶着两个大的黑眼圈。
“夫君。你晚上睡的这般不踏实,不如请个医者过来开些药吧。”李纯的妻子,王氏见此忧虑道。
“不妨事。”李纯摇了摇,心病需得新药医,他知道自己的心病在哪里,还看什么医者?
花那个钱,不如多买一些吃。
李纯起床后洗漱,与王氏以及孩子们吃了早膳之后,便倒出一杯浊酒,来到了关羽画像前,敬酒叩拜。
李纯这样的是喝不起糜氏酒的,所以民间普通的酒大行其道。
身为亭长,这会儿也没有什么事。但是出门溜达一下还是可以的。看看四周的良田,待秋收到达之后,粮食便可以丰收了。
今年风调雨顺,必然是一个丰收年。
这是李纯每一年最开心的时候。
粮食丰收,关家便不缺粮,关家不缺粮,便是大家好啊。
李纯带着四个属下衙役,按剑而行。此刻虽然还早,但是亭内已经有颇多,卖一些家中多余的事
,买
家中所缺的东西,各取所需,便是集市。
李纯在长水亭非常有名望,沿途许多民众对他打招呼,李纯面上泛起亮光,笑容以对。
托关家的福啊,我李家出了一位领兵大将,我李纯也当上了亭长了。
光宗耀祖,光宗耀祖啊。
李纯很快出了亭,来到了亭外的农田,水稻已经接近成熟了,稻穗开始沉甸甸。
便在这时,一阵急促的马蹄声响起。李纯讶异,新野民间可是极少有马的,是哪位大来到长水亭?
李纯转看去,便露出了笑容,却原来是乡中的一位相熟的官吏,名叫许和。许和正骑着一
毛驴,快速而来。
“许达可是来寻我喝酒?”李纯停在路边,待许和来到近前,这才笑道。哪知许和脸色凝重,翻身下马说道:“祸事到了。主公下令,命城外的各乡,亭,里官吏,将城外的稻子付之一炬。男
城,男子战,
子运。”
李纯闻言惊呆了,失声道:“这是何故?”
“消息来了,那曹打下来了。已经来不及收粮食了。”许和跺了跺脚,五分愤恨,三分忧惧,二分哀叹。
“曹真的来了?”李纯按剑的右手无力的垂落下来,他身后的四个衙役也都是骇然失色,犹如丧父。
虽然小道消息满天飞,但是如果可以,李纯真不希望这是真的。
“真的来了。其前部快要到达宛城了。李亭长你好生准备一番吧,我需要骑着毛驴去下一个亭。”
许和又哀叹一声,摇着翻身上了毛驴,然后挥动鞭子,将毛驴骑的仿佛是马一样,哒哒哒哒。
许和走后,李纯与四个衙役久久无言。许久之后,一位衙役抱着万一的希望,希冀道:“纵然是曹真的打来了,我们陪着汉寿侯同生共死便成了。汉寿侯纵横天下,新野雄城,未必挡不住啊。这城外的粮食,能否在打仗打完了再收取?”
这些个衙役都是当差吃粮,但是家中老弱,却都在田间忙活。这半年辛苦,眼看着即将秋收,却要将稻子付之一炬。
想想都是觉得心痛无比。
“打仗又不是规定了时间,没准会打个一年半载。这稻子不收,过一段时间烂地里了。更别说一年半载了。再说了,若不付之一炬,为曹军所得,岂非是愚蠢?烧吧,烧吧,只要关家还在,一切都会好起来的。若曹占据新野,我们
子必定难过。”李纯却是有见识的,咬牙说道。
却说曹在南方,普遍被妖魔化。
在百姓的心中,曹便等于是
君
贼一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