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一章血战安陆(2/2)
便要被攻
了。
却说徐晃大军不动,其余四位领兵大将,各自率领本部马,
番进攻安陆城。半个时辰一次。
一天六个时辰,片刻不停。
便是中午埋锅造饭,也是流吃用。打了三个时辰,陈兰便受不了了。
此刻天色已经是中午,太阳高高挂起。平常这个时候,一睡就是许久,再发个呆,下午也就过去了。
但现在,陈兰却觉得天长久啊。
不得太阳快点下山呢。
这一曹军进攻又过去了,陈兰身上沾满了鲜血,甲胄上有不少箭矢
中的痕迹,却被甲胄保护住了。
陈兰自己都手杀了二三十个曹军了,杀的手软。
而城池上的四千士卒,已经渐渐稀松了下来。还能战,没受伤,或受一点轻伤的士卒,只剩下二千。
韩元说十天内城是谦虚了,陈兰觉得能坚守五天就很不错了。
趁着这个功夫,陈兰叫上了一个亲兵,说道:“快去禀报太守大,请太守大
派遣一千民壮守城。再晚,今天便守不住了。”
“诺。”这亲兵也是满身鲜血,一大汗,闻言连忙应诺一声,走下城墙,翻身上马,前去太守府搬救兵去了。
这陈兰亲兵很顺利的进了太守府内,在大堂内见到了蒋琬,诸葛亮,并将陈兰的话原话说出来了。
诸葛亮,蒋琬很镇定,让这陈兰亲兵下去休息一阵,吃一米粥。然后诸葛亮调动一千民壮,帮忙守城。
二之所以镇定,乃是因为雷绪比陈兰更早一步派
来求援了。
而民壮也就五六千,上了城池守备也不知道是什么效果。当真是一场血战,局势眼看就要崩坏。
“安陆城守不了多久了。我派去鄂县求援,但现在还没有消息。江东一方恐怕生了变故。我再派
去摧摧。公琰,你找几个忠心可靠的随从出城去。后天返回城中,就说援兵不
将至。江东兵马,足有五万之多。”
诸葛亮左思右想,便做两手准备,吩咐道。
“诺。”蒋琬应诺一声,连忙下去了。而后,诸葛亮立刻派遣第二波去催促周瑜救援。
救援却是不必多说。
命蒋琬今天出城,后天回来说是援兵已至,不将到。乃是攻心之计,为了激励守城吏民,坚持守城罢了。
望梅止渴而已。
关键的还是周瑜的援兵。
但是诸葛亮知道希望恐怕渺茫了,因为如果周瑜援兵立刻进兵,已经过去四天,大军肯定已经到达安陆附近了。
现在却悄然无声息,要不就是江东内部出了问题,要不就是周瑜正在观望。
到底两家不是一家,不可能同一条心。
“若是坚持不住,便只能舍弃安陆城。趁着夜色,率领残部往长江而去,与丁奉汇合,先去水上,暂避锋芒。”
诸葛亮心中筹谋,已经做好了最坏的打算。
根基太浅薄了,安陆真的是形势事危累卵。
安陆城内,既是静悄悄,又是一片吵闹。民躲在家中,关闭门窗,不敢出声喧哗。
大批大批的伤兵被抬下来,在军事区域安置。大批的随军医者,进行救治。
安陆各种守城器械,物资稀少,但是酒,羊肠线却是不算少。医者一边为伤者拔箭,然后清洗伤
,缝合伤
,行云流水。
另一边,专门的官员率领两千民壮,分做两队,分别前往城北,城东。来到军事区域后,却不急着上城墙。
而是先穿上皮甲,得了武器,这才上城而去。
城中皮甲,武器也是缺少,有些是直接从死去士卒身上扒下来的。而这些民壮只是粗略训练了三四天而已。
让他们拿起武器,去城上守备都觉得玄乎。
唯一优势是诸葛亮在江夏已经一年,颇有威望。而这些民壮不是强征而来的,都是选择壮敢死之辈。
不会战阵,不会使用武器都无所谓,上了城墙不怕死,拿起石砸下去就行了。
此刻,另一波曹军大将早就率领士卒开始进攻了。陈兰在城北的防线,很吃紧,很吃紧,好几次都出现了小曹军登上城墙的危险。
当陈兰看到一千民壮上来之后,顿时呼出了一气,然后大吼道:“注意躲避对方箭矢。没有武器的去搬运石
砸
。有武器的进行戒备,围杀登城的曹军士卒。”
陈兰到底也是一个从军多年的将领,别的不行,打仗经验丰富,此刻还算镇定。
在他的指挥下,加上民壮加,城北的防线又稳固了起来。城东雷绪也是一样,但血战在继续。
能守多久,谁都没底。
关键还是得看周瑜的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