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赐婚(2/4)
“愧不敢当!”
林沫儿是不是扫一眼苏轼和苏辙,心里却是七上八下的,这两个容貌和举止都很好。
不过苏辙个比苏轼还高一点,模样更像哥哥一些。
高士林道:“苏子瞻十岁便写出了《黠鼠赋》,他进书院以后于诗词一道更是进境神速。”
林沫儿闻言眼睛一亮,随后扫了苏轼一眼,只想着等将两送走打听一下两
写的诗词。
赵徽柔看着苏辙问:“苏辙你呢?”
苏辙拱手回道:“学生愚笨远不如兄长聪慧。”
林沫儿却不这么认为,二叔经常将一些特招进书院,比如张载和张戬兄弟,二叔从来不会看错
,这个苏辙肯定也不简单。
她心里想着等会打听一下就是了。
林沫儿虽然受林近的影响,但是这样直接与苏轼和苏辙见面还是觉得有些害羞。
故此她一直不说话,任由赵徽柔在一旁问东问西,她只管侧耳听着。
苏轼见两位公主很好说话也打开了话匣子,天南地北的一通海扯,一下将林沫儿和赵徽柔的注意力吸引住了。
苏辙低着,却不太敢抬
看这两位公主,赵徽柔将来是要嫁给官家的,虽然他觉得林沫儿长的很好看,
也文文静静的,但是他自知苏家的身份地位,不敢对公主动什么心思。
送走两林沫儿得出了一个结论,苏轼极为健谈随
而为和苏辙则更加稳重内敛,很难想象这样两兄弟会生在一家。
林沫儿自然免不了向高
(本章未完,请翻页)
士林又打听了一下苏轼和苏辙的事。
高士林给出的答案是苏轼才华横溢,极为健谈,苏辙比起他兄长来却差了不少。
苏轼和苏辙在回学舍的路上问道:“子由,你刚刚为何不说话?”
苏辙道:“兄长,你可不能来。”
苏轼闻言表僵住了片刻,“子由!你
想什么?”
两谁也没回答对方的问题却明白对方话里的意思。
“兄长没这个心思最好。”
“为兄已经定亲自然不做他想,子由不同,你可以试试。”
“那可是公主,咱苏家高攀不起。”
苏辙连忙摇快步离开。
苏轼叹了气,这个弟弟哪里都好,唯一的缺点总是一副老气横秋的样子,这样会没有
朋友的。
林沫儿刻意问了问苏辙的况就忐忑不安的回了宫。
她们两个出宫去书院的事又怎么瞒得住林近的耳目,他早收到消息了。
林沫儿和赵徽柔回寝宫的路上迎面碰到了林近。
“沫儿去书院见苏轼和苏辙了?”
林沫儿狡辩道:“二叔怎么能讲,我只是去书院还书而已。”
林近自然不信她的鬼话,“看好了没?你自己不选二叔我可要给你拿主意了。”
林沫儿小脸煞白,她苦着脸,“二叔!哪能这么快,才......才刚见了一面,我就很他们说了“免礼”两个字。”
林近佯怒,“你还想见几面?”
林沫儿吓得又躲在了赵徽柔身后,“没......没有要见几面。”
“先生,苏轼极为健谈,文采又好,相比苏辙更合适当沫妹妹的驸马。”
林沫儿偷偷掐着赵徽柔身上的,似是泄愤。
“沫儿也这样觉得吗?”
林沫儿一时无措,她有些不解苏辙没点才能不可能被林近招进书院。
“算......算是吧!苏辙一直沉默寡言,二叔看中他哪了?”
“朕看中的就是他的沉默寡言。”
额!林沫儿彻底晕了,沉默寡言什么时候算优点了?
林近又道:“其实高士林、晏几道、慕容云澈都是不错的选。”
林沫儿急忙摇,这三个都不是她喜欢的类型。
林近是不太希望林沫儿嫁高士林和慕容云澈的,因为他与他们本来就是姻亲了,再联姻其他大臣会怎么看?
实际上他心里的选是晏几道、苏辙两
,苏轼有才华却不是良配,因为他太风流了。
林近觉得晏几道和苏辙两都是值得林沫儿托付终身的
。
尤其是苏辙,极为重重义,历史上被苏轼牵连贬斥从来没有怨言,才华也只是比苏轼差一点,但是他更稳重,如果让林近来选肯定是选苏辙的。
“晏几道和苏辙你选一个吧!”
“啊!”林沫儿哆嗦着嘴唇,摇道:“这就要选了啊!太快了。”
赵徽柔不解道:“为什么没有苏轼?”
“苏轼进京前早已定了亲事。”
赵徽柔点了点,“那么有才华的
不可能留到现在还没
看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