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暴君与金融女(3/4)

又能怎么办?

“先生......”

林近给她擦了擦泪水,劝道:“福康,如今大宋以律法治国,没做过坏事朝廷不会冤枉他,做过的就要接受惩罚,任何人都不能例外。”

林近固然说的有道理,但是他用律法追溯赵家宗亲犯罪的事,最终目的还是想将赵家皇室都法办了。

赵徽柔就这样被他哄走了。

四个月后种诂和杨文广都的带着军队返回京城了,同时也将反贼也押了回来。

林近派人将身份核对好就交给大理寺审判了。

杨文广对此很无奈,折家要反他拦不住,林近给他这个机会带兵去平叛,也是为了杨家好,如果派别人去杨家以后在朝中将再无立锥之地。

接下来所有人都老实了,折家可是世代镇守西北的家族啊!朝廷说灭就灭了,谁还有折家脑壳硬不成?

最关键的是林近不怕打仗,打烂了他再重建就是了,无论世家大族、乡绅、地主的实力多强,在朝廷的屠刀面前也只能瑟瑟发抖。

轰轰烈烈的改革在第二年春天就彻底结束了,接近着朝廷就派出了数百名巡查使,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巡查。

林近就是要他们带着人马不停蹄的查,一旦查到有人瞒报亩数绝不姑息。

作为占地最多的寺院、地主、士绅们,去了田产后还有数不尽的钱财,他们只能靠放贷维持进项。

紧接着林近又下颁布了金融法,详细规定放贷的最高利息,如有违反一样是杀头的罪。

人说林近是古时候的商鞅转世,一切都以法律定标准,动不动就砍头,这让人们怎么活?

就不怕大家合起伙来造反吗?

当然也有无数的聪明人

土地没了但是朝廷在南边补偿了大量的土地,只要耕种出来,未必会比内地差。

不愿意去南边开荒土地的也注意到了一些新事物,比如玻璃窗行业。

随着官道的改造好后,运输渐渐方便了起来。

大宋玻璃作坊一连开了数处作坊,生产了大量的玻璃制品。

其中用来做窗户的平板玻璃销量最大,有钱的富户就瞅准了机会跟朝廷拿到了大量的货源,转而开起了玻璃店。

又或者开一家车行进行自行车、三轮车、马车的销售,只不过几个月时间就抵得上以前两年的收入

卖这些东西是真的挣钱,聪明人做什么都能行挣到钱这话一点也不假。

土地不让随意买卖了,他们要维持生计就只能另选行业。

人发现大宋的百姓越来越富了,许多人翻盖新房,红砖极为紧缺,自行烧制成本又极高,这人直接出钱建了一处砖窑,卖给周围方圆百里范围内的百姓,同样赚的盆满钵满。

一辆四个轮子的车子冒着滚滚浓烟使进了杭州城,车子发出剧烈的响动

(本章未完,请翻页)

,引得人们纷纷驻足观看。

“这车竟然可以自己走!!!”

“好神奇的车啊!”

车子缓缓停在了一家车行门前。

这家车行的主人以前是个大地主,因为朝廷收缴他的土地太多了,允许他在杭州城里销售大宋车辆作坊生产的任何车型。

“庞掌柜这是何物?”

庞掌柜呵呵笑道:“这是朝廷新生产的蒸汽机车,全大宋就五辆,我掏光家底才买回来。”

“每次有新货来你都说掏光家底了,你就说这个可以自己动的家伙到底卖多少钱吧!”

“刘兄,这个玩意朝廷不让卖,只让在店里放着,偶尔可以开出去转一圈,我在京城学了一个月才学会如何开。”

“还有花钱买不到的东西?”

姓刘的这位也是个有钱的大户,他如今开的是玻璃店,杭州城里只有五家有资格经营玻璃的,他算一个。

随着车行的开业他就迷恋上了玩车,但凡有新品他都要买上一辆,这个可以自己动的大家伙,让他心痒难耐。

“有钱都买不到未免太残忍了些,庞掌柜你就说说这玩意多少钱吧!”

庞掌柜为难的道:“朝廷一共造了五辆,汴京城一辆、杭州城一辆、泉州城一辆、京兆府一辆、幽州城一辆,只让观看,不让卖的。”

刘掌柜一边仔细打量着蒸汽机车一边道:“何时能买了,你要第一个通知我才行。”

“刘兄放心,到时候一定提前通知你。”

蒸汽车的成形彻底颠覆了大宋人的认知。

即便病倒在床上的辽皇耶律宗真听说了,也发了国书到大宋他要买一辆车。

林近自然不会答应此事,一口回绝,顺便让耶律翰里太和耶律跋芹给耶律宗真写了封信一起送了回去。

这一年多时间沈括负责的研究所可以说成果斐然,蒸汽机车,蒸汽火车都已经做了出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