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二章 存款与放贷(1/2)
银行的放贷与存款业务在同一天开放,并且还在北京城各处张贴告示,以便让更多的
知道,这个消息也很引起了巨大的轰动,特别是对于一些做生意的
来说,更是极为震撼。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做生意的
,难免会遇到一些资金周转不开的
况,而遇到这种
况,他们也只能借钱,借钱一般只有两种
况,一种是找自己的亲戚朋友借,这也是生意
为什么那么在意
关系的原因,毕竟谁也不知道什么时候会用到对方?
不过有时候大家都缺钱,找亲戚朋友借钱可能会借不到,而这时就要用到第二个办法,那就是找钱庄借钱,只不过钱庄放贷的利息可是极高,哪怕借的时间不长,也需要付出一笔不小的利息,因此不到万不得已,很少会有
去钱庄借钱。
可是没想到现在银行竟然也开始放贷,而且放贷的利息极低,一年的利息也不到一分,要知道就算以前他们找亲戚朋友借钱,每年付的利息也不止一分,可以说银行以这么低的利息放贷,在他们看来简直就像是做慈善一般。
李节之所以定这么低的利息,当然不是为了做慈善,而是银行与私
的钱庄不同,钱庄放贷主要是为了挣钱,所以利息当然是越高越好,但银行却是官方的机构,放贷并不仅仅是为了挣钱,另外还是要促进商业的发展,所以利息不能定的太高,而且一分的利息其实已经不算低了,后世的贷款利息一年也才百分之五左右。
除了放贷外,存款这个业务也同样引起了不少
的关注,特别是那些富
,为了藏钱,他们家中都需要有专门的库房,但就算是这样,依然无法避免飞贼的觊觎,有些住在城外的富户地主,更可能引来一些土匪的关注,到时可就不仅仅是丢钱,而是全家老小的
命都可能丢掉。
所以为了藏家,许多有钱
也是费尽了心思,比如有
在家中挖了荫蔽的地窖,甚至直接把钱箱埋在地下,更有
直接把钱换成银子,然后把银子融成一个大银块,最小的也有上百斤,一般
根本搬不动,自然也不怕被偷。
当然也有
觉得家里不安全,于是只能把钱送到钱庄存放,毕竟钱庄的库房更加安全,而且就算被盗了,也是钱庄承担损失,当然这也有一定的危险,那就是万一钱庄不讲信用,或是直接倒闭了,存在里面的钱就有取不出来的危险。
不过现在他们却有了一个新的选择,那就是银行,谁都知道银行是官府开办的,而且这一个月以来,也让他们看到了银行背后雄厚的财力,最重要的是,以前他们把钱存到钱庄,每年还要付一笔不菲的保管费用,可是现在存到银行却是免费的,这简直让
感到不可思议。
也许是放贷和存款的业务实在太优惠了,反而吓到了不少
,所以刚开始的时候,竟然一连几天都没有
上门做这方面的业务,不过就在第五天的时候,终于还是有商
忍不住登门借贷。
第一个借贷的是个木材商
,以北城的两间店铺做抵押,贷了一千贯铜钱,而在验证了两间店铺的地契与房契后,银行也十分痛快的发放了贷款。
值得一提的是,李节事后查了一下这个木材商
,发现他之所以缺钱,主要就是之前屯积了大批的木材,准备在北京城修建时大赚一笔,却没想到水泥出来后,导致木材的需求大减,使得他也赔了不少钱,连生意上的周转都有问题了。
不过无论什么原因,这个木材商
成功的贷到钱后,而且合同上的利息也的确很低,这个消息立刻在商
的圈子中传了开来,很快就又有
上银行贷款,结果发现银行的贷款不但利息低,而且还十分的方便快捷,简直比钱庄强太多了。
在这种
况下,越来越多的
跑来银行办理贷款,而且还出现了一种
况,就是这些
办理贷款时,竟然愿意接受新宝钞代替铜钱,这可是一个好现象,说明商
们已经开始自动的接受宝钞。
其实出现这种
况也很正常,宝钞相比铜钱更易携带,而且也更适合商业之间的
易,之前只是出于对宝钞信用的怀疑,所以商
才不愿意持有宝钞,现在宝钞的信用已经建立起来了,体会到宝钞好处的商
自然也愿意使用。
相比放贷的业务,存款的业务却是发展缓慢,毕竟从别
手里借钱与把自己的钱
给别
是完全不同的
况,银行虽然树立起一定的信用,但毕竟时间还太短,许多
都不放心把钱
给银行保管。
对于这种
况,李节也只能用了一点手段,刚开始他就说动朱标,让他命令官员把自己家中的钱财存到银行中,而且他自己带
,把东宫的私财也存到银行里,如此一来,官员们也没有办法,哪怕是象征
的也得存一点钱。
不过这些还不够,李节还暗中雇
演戏,将银行中的财物抬出来,在大街上走了一圈送到银行里装作存钱,反正别
也分不清真假。
都有从众的心理,在看到有
开始往银行里存钱后,特别是连太子都带
往银行里存钱,使得一些
也终于放弃了戒心,一开始只是少量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