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五十九章 攻白道,入青山(1/2)

通过俘虏得来的报有限,并非一无所获:首先他们知晓从燕然山往返与诺真水的路线及必经之路,包括沿途中的地形;其次,薛延陀部正遭受风雪自然灾害,漠北更是重灾区,冻死牲畜不计其数,眼下粮短缺;然后,薛延陀部兵力在三十余万,经过风雪灾害能征战沙场的不过二十余万,至于步兵、骑兵、重骑兵等不知;最后,薛延陀部多弥可汗拔灼生多疑,与其它部族首领关系较差,而大度设曳莽更被他视为眼中钉中刺,除之而后快。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据斥候来报,此地正如你之前所言那样,的确是一个不错的驻扎地!”李道宗率领主力军抵达河州,立即派遣斥候方圆百里四处探查地形,务必摸清楚诺真水附近况,另外安营扎寨。

至于军需粮单独存放至营帐,避免粮被敌军知晓,李道宗故布疑阵,没有派遣重兵把守,如同寻常营帐一样,不过安放在众将士营帐中间,目的是真有况可以随时支援。

在粮仓中存放的不仅是军需粮,还有取暖之物及衣物等,十三万大军每耗费财物就不是小数目。既然打持久战,拼的就是双方的财力、物力及力,三者缺一不可。

此次征北之行已过一个月,眼下才抵达诺真水,距离燕然山还有上百公里路程,又有风雪阻挠,每一次休整就是耗费钱财。同时,还得考虑大军能否适应如此恶劣天气,以及牲畜大规模冻死而引发的瘟疫等况,这让身为大元帅的李道宗满脸愁容。

“半个月!”

李道宗思熟虑后决定在诺真水休整半个月,半个月以后再继续向北攻打,这个时间亦是最大范围内。每一次战争发生,几乎都是巨额消费,要是再拖李道宗无法向朝廷代。

“李副帅,半个月内大军练等相关事宜你来负责!”

李宽躬身领命,这是帅令不得不听从,李宽也知没有十天半个月根本无法适应这样恶劣天气,要是等春暖花开,温度逐渐上升以后再战,死伤数将会增多,而且薛延陀部本就以骑兵著称,在他们地盘上比拼骑兵毫无胜算,唯一的方法就是趁他病要他命。

十三万大军真正作战的主力军只有十万余,至少两万镇守大本营,余下的一万护送军需粮运送,所以李宽责无旁贷,身为副帅统帅大军作战是他本分。

半个月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转眼间便过去了!

唐军在大本营中每适应训练,大部分都坚持下来,少部分无法适应。毕竟一千米海拔上训练绝对不是轻松的事,直到众将士逐渐适应,李道宗当即决定大军继续北上,至于沿途的薛延陀部族百姓等全都成为俘虏,而他们全部被送至漠南北庭由突厥可汗看管。

与此同时,多弥可汗拔灼得知派出去的一万骑兵在诺真水被击败,原本不以为然的拔灼终于意识到问题严重,本想借此机会除掉自己眼中钉,眼下不得不放下私恩怨,整顿兵马。

经过半个月时间,燕然山的天气虽冷,可他们早已习惯,只要不是雨雪等天气,对他们并没有太大的影响。现如今唐军来犯,拔灼传达可汗令,命令周围部族立即献上粮食。

谁敢不从者直接被屠杀殆尽,拔灼的狠辣让薛延陀部族其他敢怒不敢言,整顿大军立即派兵增援。

李宽既是征北副帅,又是先锋元帅。此次,李宽亲率骑兵一千,步兵八千,重骑兵一千,弓箭手一千挥师北上抵达至山山脉中段白道城地段,再向前便是大青山。

若是一路向北而行,很显然会中敌军埋伏,故而李宽拉长战线,从四周发动战争,率先攻打薛延陀部军驻扎地。第一站便是白道城,白道城亦是进青山的通道。

白道城位于山谷,而此地的行宫则是前朝修建。如今更是被鸠占鹊巢,李宽决定收回白道城。

“副帅,此地就一个,要想攻打白道城就必须得谷才行!”斥候探查回报,“此谷有敌军重兵把守,易守难攻。若是强行攻打,以目前兵力有些难度。”

“难也要打!”李宽沉声道,“此山谷非必经之路,而且我军真的进山谷中就如同瓮中捉鳖,翅难飞。因而,正面迎战是不可能的,而他们占据地理优势,我军贸然冲进去非死即伤。”

李宽对于此地地形不是很熟悉,却也大致看清楚了基本况。白道城绝对是重要战略高地,不用猜也知道薛延陀部军必会把守,而且斥候来报从燕然山已有援兵抵达,具体兵力几何尚且未知。

“你们各率领一千从山谷两侧上去!”李宽观察许久以后,决定冒险一次,将一万余兵力一分为三,他率领大军从正面吸引敌方注意,费廉、廖凡两则率领其他从两侧上去,以烟火为讯。

定下计策以后,李宽从军中挑选出身手敏捷的将士随他们两连夜出发。此时海拔在一千五百米左右,要想拿下白道城就必须从山谷两侧偷袭,以此为契机让大军安全通过山谷,直接抵达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