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9章 百年大计(1/2)

东暖阁,

弘治皇帝沉着脸,李东阳等内阁三和九卿分别站在两旁。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小太监进来禀报:“陛下,严大求见。”

“正好,朕要找他呢。”

严成锦踏大殿中,韩斯门和童璋站在一旁,看来向弘治皇帝禀报过了。

“说说吧,这些信是怎么回事?”

严成锦微微抬,看向御前太监的托盘,放着几封信,正是写给韩浚的信,叫他多搞搞团建。

“信是臣写,却并未授意拥立新君。”

“你敢说,与你半点关系没有?”弘治皇帝厉声。

“不敢,臣心中也想立晋城大君为帝。”

韩斯门心中一紧,若大明皇帝执意要立燕山君,那燕山君还是朝鲜国王。

这次参与政变的,都会被燕山君铲除。

“大明陛下,燕山君虐残厉,朝鲜民不聊生,还请陛下同意废除燕山君,册封晋城大君,为朝鲜国王。”

弘治皇帝沉吟片刻,燕山君年年向大明进贡,对大明而言,是不可多得的忠臣。

“且不说预朝鲜朝政,立次子晋城大君为帝,也有悖朝鲜的祖制。”刘健道。

“刘公此言有些偏颇,燕山君掏空国库,才让建州侵扰朝鲜和我朝辽东,若有朝鲜攻打建州,辽东之患可解。

并且,立晋城大君的,是慈顺大妃和朝鲜大臣,并不算预朝鲜内政。”

严成锦不急不缓道。

让朝鲜攻打建州,才是真正的目的。

建州是大明和朝鲜的共同敌,时常侵扰朝鲜的平安道。

“严卿家不必杞忧天,建州真不足为惧。”弘治皇帝不以为意。

它把大明灭了……

严成锦心中隐隐作痛,本不想给明末的穿越者增加负担,在明中就将建州灭掉。

奈何陛下……

不正视真正的敌

“陛下,建州绝非看起来那样简单,立晋城大君,是朝鲜百姓民心所向,若陛下执意立燕山君,恐怕,会被朝鲜大臣和百姓,称为君。”

弘治皇帝微微皱眉,看向童璋。

童璋连连点,想起来还阵阵后怕,忙是道:“陛下,燕山君荒无度,将成均馆改成了院,大臣想杀就杀,臣在汉城几,都觉得心惊跳,实在是……比夏桀还残!”

弘治皇帝一脸震惊。

看来是真的无疑了。

李东阳等有种被蒙骗的感觉,燕山君屡屡像大明进贡,没想到如此残

“传朕旨意,册封晋城大君,为朝鲜国君。”

韩斯门激动地跪下谢恩。

如此一来,朝鲜的百姓就有救了。

慈顺大妃和朝鲜大臣,定不会想到大明陛下会同意。

“陛下,建州始终是个祸患,不如这次册封一同降旨,让朝鲜征讨建州,直至倾灭建州为止。”

严成锦躬身谏言。

朝鲜打建州,花朝鲜的靡费,损耗的也是朝鲜的兵力,似乎没有坏处。

“陛下,朝鲜如今百废待兴,且缺乏兵器,恐怕……不适宜出兵。”韩斯门道。

“不怕,京营中的千户,皆是练兵的好手,朝鲜有一座露天铁矿,让匠将炼铁技术带去便可。”严成锦道。

不知为何,弘治皇帝和内阁大臣,有一种“此子要将建州赶尽杀绝”的感觉。

韩斯门大喜:“如此甚好!”

得到大明的炼铁技术,朝鲜就能开垦出更多的耕地,他在良乡亲眼见证,良乡是如何富裕起来的。

除此之外,还能造兵器……

从东暖阁出来,

韩斯门对着严成锦小声道:“大真的要朝鲜派兵攻打建州?”

“当然,此计划二十年内不动摇。”严成锦一本正经:“本官还是京营的监军,稍后便给你挑几个厉害的千户,带回朝鲜。”

韩斯门又去了良乡。

流民一脸震惊,许久不见的韩大门回来了,还穿这一身官服。

常在良乡船厂前摆摊的刘氏,诧异地看着眼前的官老爷:“你是……韩大门?”

韩斯门微微点:“是,你可愿意跟本官回朝鲜?”

两抹桃红飞上脸颊,刘氏微微低下,她是寡,要守道,未休之前,不得嫁其他家门。

“去了……可还回来?”

“由你做主,不想回便不回,本官在汉城有一座极大的宅院,良田万亩,可保你半生衣食无忧。”

畏惧周围的目光,刘氏轻轻摇:“家中还有两个幼儿,不能跟大去朝鲜。”

“……”韩斯门。

严成锦在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