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散财、割首(1/2)

“多谢将军相救!”

这些百姓远远见那个为首的武将返回,纷纷拜倒。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刘毅虽两世为,但是都没见过这种场面,一时间居然有些怔住了,而这些百姓见到那威猛的武将冷冷的骑在马上,对他们的拜谢毫无反应,不由的心中忐忑起来。

杀良冒功的事自古就有,这里又偏僻,万一……

刘毅这时才回过神来,见那些百姓似乎有些不安,他便赶紧的翻身下马,将为首的老者扶起,大声说道:

“诸君快快请起,莫要折煞了在下。”

那老者顺势就起了身,自我介绍道:“老朽忝为直合里单的宿老,张休。亭长,里正皆为贼所害。”

“单”又可以称为僤、弹,是秦汉时期的乡村乡里民间社会普遍存在自治组织,有的是纯粹里内民众自办的,有的是官民合办,主要是用于自治、自助、顺便还调解邻里纠纷。

有威望的单宿老,说话要比里正都管用。

这么一大帮子怎么处理?缴获的财物,是否要返还,如何返还也成了个问题……

刘毅感觉有些疼。

缴获的财物,基本都是黄巾从这些百姓中抢来的,如果带回去,还要上缴,自行扣留对名声不好,不如退还。

刘毅琢磨了一下,就对那老者说道:

“张老,黄巾抢夺你们的财物,已经被我部夺回,但是我们对各家各户况并不熟悉,还望张老稍后来安排认领事宜。”

说完,他就向着正在忙着割的手下下令,“诸位,稍后将贼寇的兵器甲胄悉数剥下,财物由张老安排退还。”

退还财物这个事他直接丢给张老,有什么矛盾也同他无关,绝对的公平是肯定做不到的,差不多就行了。

其实按道理,这些财物他也可以不退还,毕竟是从黄巾手里夺来的,可以按照缴获来处理。

要是这些黄巾贼没有裹挟百姓,他击之后肯定是不会特意去退的,但是没办法,谁让原主就在边上看着呢,只好财求名了。

他现在的主要工作是盯着手下割,不要以为这个事不重要,现在依然是割首记功的军功计算方式,一不注意为了抢,打起来甚至刀剑相向都有可能。

汉承秦制,也是“计首授爵”,这种事刘毅以前专门在网上搜索甚至还同网友讨论过,总结来说就是“冯唐易老,李广难封。”

汉文帝时云中太守叫魏尚,有次向朝廷报边塞杀敌数,报上去的数字与实际不符,差了两颗,也有说是差了六颗的,结果就被革职查办。

当时冯唐跟文帝关系好,直谏文帝,文帝说不过,就派冯唐过去把魏尚恢复了官职。

后来冯唐发现,啊呀,这个办法似乎不错啊,没事就直谏,结果到了景帝那里不吃这一套,遂被罢官,再被想起时已经九十岁了。

而作为太守的魏尚,主要工作就是带兵抵抗匈,但仅因为数数错就被革职,可见当时军功爵制的地位。

中国军功爵制从春秋战国建立,集大成者是秦国的商鞅,一直都是“计首授爵”。首要是“甲首”,必须是敌甲士的,一般的是不行的。

不用担心没地方带。

秦灭六国时是中国军功爵的盛世,几十年间秦军总斩首近百万,算起来仍然不够每个秦军兵士分一个的,一场战斗下来,身上能挂个,这波就是大赚了。

也不用担心没时间割。

秦军以百为单位同进同退,战场形势好,把敌砍跑了,自然有时间让杀敌的,形势不好,那前面就算杀了也别想要了,先想怎么保住自己的吧……

如何变现?

砍了要拿去兑换,真实世界里当然不会有专门的军需官让战士们可以把兑换成军功点数,在现在,就需要屯、曲级别一层层登记上报,汇总后再授爵。

屯长以上级别的军官不能拿,以免贪下属的功,必须带着手下杀敌。

就按照他自己的屯长级别来说,一场战斗砍超过三十个,军官和队里所有士兵都能升爵一级,这个难度比砍更大得多,所以军官升级更慢。

要不是他实力已经有了一般龙套武将的水平,一击将黄巾贼杀得胆寒,光凭这二十名骑兵,想要杀完这五十名黄巾,起码要折损小半。

既然是提领赏,难免有心术不正的

《睡虎地秦墓竹简》里就记载过,一个甲士趁没偷偷刺杀另一个甲士,只为抢夺后者手里的,还好被路过的伍长出手阻拦,并将抢的甲士绑起来带回去军法处置。

这还是只是被撞见的,没的地方,这种事不知道有多少……

不光从别手里抢,一些士兵不惜砍杀平民来充军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