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九十八章 待诏射声士(1/2)

刘毅一面保持着冲刺的速度,一面“叮叮当当”的把手中长剑舞得密不透风,将袭来的长箭或挑或劈或格,给一一挡开。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他把重点放在了那些带着真气的箭矢上,因为这些声势大威力强在夜间还明显,属于首要解决的目标,而那些看不清楚的普通箭矢只能凭感觉能躲就躲,实在躲不过的就脆凭借着身上的真气云壁硬抗。

虽然这样消耗极大,但只要顶过第一波就行,他相信王磐不会让他再承受第二波集火。

果然,没过几息,刘毅便感觉压力顿时为之一轻,来袭的箭矢眼可见的变得稀疏了起来。

哈......

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刘毅心不错。

可他的嘴角刚要上扬,都还没扬到位,突然便心中一悸,浑身汗毛都竖了起来,那种属于顶尖武将的危机感应激的他皮直发麻。

电光火石之间刘毅根本就没时间去想危险从何而来,他只是遵从本能,下意识的侧身一闪,随后就感觉左肩猛然一沉,肩铠宛如被锐器划过,发出刺耳的“兹拉”声。

紧接着,“咻”的一声空厉啸才传了他的耳中。

什么鬼玩意?

刘毅顾不上查看肩膀的况,一边凝聚真气,随时准备元,一边赶紧回看去。

借着真气的焰芒,他只见身后丈许外斜斜的着一根羽箭。

一支光露在地面的部分就足有近米长的双羽箭!

刘毅瞳孔骤然一缩。

弩矢!

这种长度,必然是弩矢!

而且是大黄弩!

这特么......

刘毅暗骂一声,顿时瞬间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神。

刚才那一箭又准又狠,明显是冲着心脏来的。

能用大黄弩出这般准的,只有一种

声士!

并且很可能是待诏声士!

从刚才擦着肩膀过去的那一箭威力来看,抽冷子偷袭的那家伙用的还不是门版的十石大黄弩,很可能是十五石,乃至二十石的货色。

什么是声士?

声,工者也,冥冥中闻声则中之,因以名也。意思是说这种虽在冥冥之中,闻声即能中,所以才因此的名。

而待诏的意思是等待诏命,汉代以才技征召士,其中特别优异的,会被要求待诏金马门,以备随时听候皇帝诏令,谓之“待诏“。

当然了现在“待诏”已经不要求所有的待诏都必须在雒阳等在诏命了,变成了质,但不管怎么说这等于是朝廷承认的第一流选手,据刘毅所知,整个大汉声士能得到“待诏”资格的,也就六七百左右。

多么?

不多。

比已知的无妄境还要少。

虽然这要求的不是真气境界,只是技艺水平,可在刘毅看来,这不比达到无妄境简单多少。

按他的理解,若是用系统的评级来看,但凡是得了待诏资格的,甭管是轻车士也好,楼船士也罢,又或者是声士,至少都是把自身的专业技能给练到了“登峰”级别。

甚至有些了“登峰”都不无可能。

就比如说刚才黄巾军中那疑似取得待诏资格的声士那一箭,居然用大黄弩来进行击......就离谱!

这玩意压根就不是个单兵武器,从一开始设计出来的初衷就是多控用来对付大型目标——是用来反装甲,针对例如武刚车这样的战车的!

刘毅之所以一下子就猜到对面是有待诏声士,是因为他军中也有一个这样的才,在军中较技的时候还进行过演示,不过那名待诏声士限于真气境界较低,都没有突到乾元境,所以开弩的时候需要两名士卒协助。

不过即便需要帮忙,当他亲眼见到那名待诏声士隔着六百步的距离控大黄弩标靶上的盔时,还是感到备受震撼。

六百步是多远?

差不离一千米。

即便如今的弩上额外加了刻度望山当瞄具,但那也只不过是个最原始的机瞄,又不是倍镜!正常隔着这么远的距离看都是个小点点!

对于这种非般的表现,刘毅当时只用了一句话来夸奖。

“有飞将军之风。”

为什么这么夸,因为在广大弓弩手心中最值得钦佩的就两,飞将军李广和强弩将军王围。

但之所以没用王围反而用李广,却是因为李广传颂下来的事迹中有一条,便是亲自用大黄弩来杀敌将!

刘毅知道这事是真的。

因为别没看过史记,他看过。

《史记李将军列传》里面就有一句,“广乃令士持满毋发,而广身自以大黄其裨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