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进军除颤(1/2)
开心玩了两天之后,蔡东丰等回到了西京城。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这一次出差,拉到了两千万的订单,算一个不错的成绩。但是,有部分医院在招标时,有意无意的不接受医神的标书。甚至,直接就不考虑国产产品。
打“国产货不可靠的思维惯
”,还需要一段时间。
到了下半年,医院招标的频率更高,因为大家都在突击花钱。医神公司的,也显得格外忙碌。
蔡东丰依旧不急不缓的看书。学习的事,急也急不来。
现在,已经有了彩超、监护仪和心脏支架,蔡东丰在思索后续的发展方向。
通过这段时间销售给予的回馈,蔡东丰发现医神名气虽然打出去了,但医院在购买设备时,依旧有些顾虑。特别是价值最高的高端彩超,成量并不是特别理想。
即便医神的高端彩超,具有4d成像功能,价格也更具优势。
因此,蔡东丰还没有下定决心,确定下一个产品的种类。
呼吸机?血分析仪?体
分析仪?内窥镜?
有太多的选择。
医疗器械系统清单里,所有的设备都对蔡东丰开放了。选择越多,对他而言便越痛苦,因为他什么都想要。
但是,力有限,他只能选择一个。
“我建议做除颤仪和aed。”久未出现的系统,再次冒泡了。
除颤仪和aed都是除颤设备,但前者是医生专用的,功能更加强大,有些作必须要具有专业知识的
才可以做。aed则是“傻瓜式”的设备,放在公共场合,紧急
况下,基本上谁都可以
作。
“能说说理由吗?”蔡东丰问道。
每次遇到关键的时刻,系统都能给出很好的方案,这让蔡东丰对它的信任越来越高。
系统说道:“aed国内还没有厂家做,如果第一个做出来,会赢得更多的目光。其次,aed也被列为监护类型的产品,现在国产货已经撬开了一个子,做进去会更容易。”
还有一个理由系统没有说,那就是蔡东丰已经做出过aed了,有了一定基础,做起来比较快。
“做aed对你而言是很容易的,但推广却很难。”系统说道,“我认为你应该尽快把这个产品做起来,这样才能尽快将它推广开。早一天推广,或许就能避免多一个死亡。”
在后世,网络更加发达,经常能够看到有突然晕倒,但因为周围没有aed,抢救不及时导致死亡。如果有aed的话,有很大概率能够挽救这些
的生命。
有估计,目前华夏心源
猝死的总死亡
数每年有50多万,其中不乏中青年。在猝死患者的急救中,aed的使用,能极大提高抢救成功率。但实际生活中,因aed的缺失而延误抢救时机的案例时有发生。
蔡东丰几次救,也惋惜没有aed。
现在,虽然他设计的随身医中有隐藏的aed功能,但受限于体积和能量,它有一些的安全风险,导致蔡东丰不敢放开这个功能。如果做出专业的aed,这些风险统统不再存在,是一个可靠、安全的医疗设备。
只不过,aed这么好,但也并非没有问题。
首先,大家没有经过培训,还是不敢去用,也怕损坏的设备让自己赔。其次,救活了好说,万一没救活,那施救者会不会招来患者家属的刁难?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念,太
心了。
所以系统说的很对,对蔡东丰而言,做aed太简单了,他有技术又有钱,肯定能做出来,但要让普通大众接受aed、学会使用aed,又让法律对施救者予以保障,才是最困难的。
有困难怎么办?不做了吗?
蔡东丰坚定的摇!
他做医疗器械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普通民众的健康。这种于国于民很重要的是,他当仁不让。
谁让他有系统呢?
“好,就做除颤仪和aed。”蔡东丰说道。
念及此,他打电话给思光的张清。
“咦?蔡总,倒是很稀奇,竟然给我打电话。”张清接到蔡东丰的电话后,十分的惊讶,心里也在嘀咕。
这段时间,医神和思光在监护仪上的竞争十分激烈,两家的产品都不错,价格也相近。在有外企的时候,两家一起对外。等到把外企排除了,又打得不可开。
可谓相相杀。
蔡东丰说道:“张总,听闻你升职了,恭喜恭喜。”
原本只是部门经理的张清,这段时间升任技术总监。
竟然能被蔡东丰关注,让张清也感到有些荣幸。
“嗨!职位不能说明什么,压力倒是更大了。”张清说道。
两商业胡吹了一会儿,蔡东丰挂断了电话。
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