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五胡乱华和衣冠南渡(2/3)

,男儿有泪不轻弹。到底是什么样的伤心事,让阮籍一路狂奔,嚎啕大哭。”

“阮籍到那个素不相识的子的灵前大哭一场的剧,感动到我了。那家根本就不认识阮籍,阮籍和子也不认识,但是他就是要跑去大哭一场,在那个男尊卑的年代里,除了她的家,谁会在意一个未婚子的死亡呢?

但是阮籍却亲自登门吊唁,为美好青春的逝去而流泪。

在世的眼里,阮籍的行为是非常荒诞的,我想,很多的读者们在读到了这一段的时候,应该也是这样的想法吧?阮籍仿佛就是个神病患者,不该哭的时候泪如雨下,该哭的时候,却又无动于衷。他母亲去世的时候,他竟然一滴泪都没有掉。

我认为吧,阮籍不哭,并不是意味着他不孝。而是他不想要把这种悲伤,当做一种当众的表演。阮籍的境界,不知道比我们高了多少。

两次葬礼,哭与不哭。看似矛盾的背后,其实藏着阮籍那颗悲悯的心。”

“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这是阮籍在那个时代的呐喊,我不知道,这是不是祁元,对这个时代的呐喊!”

曹魏景元四年。

嵇康被杀。

这一天,洛阳城挤满了

群里,有嵇康的亲朋好友。

有和嵇康素不相识,但是倾慕他才华品的豪杰们。

有前来请命,要求释放嵇康的民众们。

而面对着黑压压的群,嵇康从容地弹奏了一曲《广陵散》。

使得闻者伤心,听者落泪。

“嵇康生活的那个年代,正是曹魏时代的末期,曹氏和司马氏争权夺利,朝廷腐败得厉害。社会动,民不聊生。文们,不但无法施展自己的才华,报效国家,还会时常担心,自己会不会在常的政治斗争之中,丢了命。嵇康等迷上老庄之学,也是理所当然的。”

“我不得不说,祁元的笔力,实在是太强了!在《春秋战国》时代的老子的学说,还能影响到现在?这种对于剧的掌控力实在是我所不及的啊!”

“这有什么好吹的!我觉得两晋这段剧,是真的难看。”

公元265年,司马炎登基称帝,定国号为晋。

同时,加封了司马氏亲族27为诸侯王。

西晋王朝,复用了千载之前,周的分封制度。

“无数的历史经验都告诉我了,开倒车,是有问题的。”

“司马氏重启分封制,后面难道会再造一个春秋战国??”

“不管怎么说,我就是看这司马家不顺眼!”

很快地,读者们就看到了后面。

贾南风出来了。

接着,又是八王之,五胡华。

这是西晋中后期,司马氏同姓王之间为争夺中央政权而发的混战。

以杨骏被杀后卫瓘、汝南王司马亮辅政,并与贾后对抗为起始,以东海王司马越夺取大权宣告结束。

前后历时16年,为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内讧。

八王之后,引发了西晋亡国以及近300年的动,使之后的中国进五胡十六国时期。

“我的妈呀!都给我看懵了!”

“司马杀司马,司马又杀司马!到底是哪个司马?”

“八王之,打了好多年!宗室诸王的力量,也终于消耗殆尽了。这场连年的大征战造成了几十万的死亡,上百万的流亡,城市毁坏,土地荒芜,国家的经济,受到了严重的毁坏!”

“司马家这些蠢货的内给我都看傻了!”

“西汉也有七王之啊,为什么我感觉这次八王之坏力好像猛很多啊?”

“书里已经写了,从汉灵帝开始持续了整个三国的大,使得这片中原大地的,损失了90%。”

“这段剧了,太了太了!一点也不好看!”

“这段剧祁元想表达的是什么啊?的复杂?还是单纯的恶心读者呢?”

“你们在说什么呢?历史的嬗变,就是一个个偶然和必然的集合罢了。我觉得这段剧挺不错的,虽然,但其实祁元已经写得非常有条理了。而且这段剧里面,我觉得把各种复杂的展现得淋漓尽致。”

公元311年,匈汉赵攻晋都洛阳,俘虏晋怀帝,最终使得西晋灭亡,史称永嘉之

士兵在洛阳城中杀放火,为所欲为。

他们放火烧毁宫殿,挖掘皇家陵墓,盗取财宝,留守的数万百姓遇害。

整座城池,都在燃烧。

永嘉之后,晋国的统治阶级衣冠南渡,定都建康,这片中华大地的经济中心开始南移。

北方各族相继建立争权,历史,进到了五胡十六国时期。

“哈哈,其实八王里面有几个冤枉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