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只卖十五万一斤(2/2)

,前些年挣了钱,现在一家都搬走了。

说消息好是因为家里条件好了,能搬走证明外边的子过得更好。不好的是因为,这三恐怕找不到了。

现在黄大妮的家乡就剩下了一些老,早些年村子还被水冲了一次,就走得越发多了,年轻的不管早走的晚走的,走了就很难回来。

走的去哪儿的都有,黄大妮家的走得早些,这几个老就更记不清楚了。

反正知道是大城市,有说市里的,有说是省城的,还有说外地的,也有说就在县里的——在这些老看来,县里也算是大城市了。

尽管希望渺茫,黄大妮还是想试着打听打听。

然后一家就到了县里,打听了半天没消息,拎着东西也麻烦,就找了个旅店,吃了点东西,把带来的礼物放旅店继续出去打听。

赵起武跟着跑的不耐烦,一直心不在焉担心租来的小院里的虫呢!

那玩意儿金贵着呢,他是考虑这趟东西多,打算五一时间多再去卖的。

见他这模样,黄大妮就让他先走。

赵起武也不客气,说等卖完东西就过来找他们,反正小旅店他也记着的。

……

然后赵起武就带了小狗,回到三河镇,把虫找了两个大箩筐装好,用个扁担挑着,准备到京城去卖货。

其实也不算多,不过这玩意儿轻,而且赵起武怕压坏了,所以才分开放,还找的特大号箩筐。

都能蹲进去的那种大竹筐,三河镇这里现在很少这种大竹筐,他这两个还是在南方买香蕉的那地方买家的。

挑着竹筐腾云驾雾的时候,他觉得自己就像是取完经回家的唐僧师徒。

可不是像吗?挑着担子,腾云驾雾在云上一脸的幸福和期待。

不过到了保安堂他就高兴不起来了,因为进去一打听,许先生没在。

当时赵起武就有些大,好在那个抓药的小伙计说了,许先生上午就出去的,一会儿吃过饭应该就回来了!

那就等一会儿,家说还有别的师傅可以收虫,赵起武都不答应。

他就认准许先生了,换了咱还不卖呢!

……

出来之后他也没处去,溜达了几步挑着两个大筐子嫌麻烦,看这边有个小街道,也有把摊位摆在店铺外卖东西,他就把两个大箩筐一摆,准备在这儿卖东西。

刚摆上还没一个顾客,就有带着红袖箍的中年过来,张嘴就说道:“小老乡,刚进城里来的吧?这里不让摆摊,你没看这里的摊位都是店铺里面摆出来的吗?”

他赵起武就解释:“我等的,我来卖药材,等保安堂的许先生回来,我就过去了。”

“许先生?”中年看他说的不像假的,思索了一下,就点点。“那行吧,小老乡来一趟也挺不容易的,我给你开个绿灯。”

“不过临时摆摊也得管理费,了在这里卖东西有麻烦了就找我。别急着掏钱,现在不用,先不收你管理费。一会儿开张了我再来,等下你要是没开张直接把药材卖药店,我就不收了。”

“那我先谢谢大叔了!”开张了才收管理费,赵起武又觉得京城里的就是讲究,挺不错。不像蔬菜水果批发市场那些使劲压自己价格的,不仁义。

红袖箍话说完了,才问了一句:“小老乡,你卖的什么药材?”

赵起武翻开盖在大竹筐上的塑料布:“卖的虫,这是西萨那边最好的虫。保安堂那里都收十几万的,我只卖十五万一斤,大叔你要吗?”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