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收麦季(2/3)

场,拿起木叉和木锨,就是一个个劳力。

基本上和过年差不多,至少气氛比过年一点都不差。反正家家户户的都比较齐,有些在外打工做生意的可能为了挣钱过年都不回家,但是收麦肯定回家。

多了有时候也会有让觉得好玩的事发生,比如喝水问题,传统的都是家里准备一大盆,或者一大壶的凉茶水,最多是趁着卖冰棍的过来,买点冰棍消暑解渴。

而那些在外挣了钱的,就会买点饮料啤酒什么的,特别是割麦的时候在农田里,连个树荫都没有,是最需要补充水分的,不管什么饮料都能喝个净光。

其实细算一下,这些饮料啤酒的价钱,都够请个收割机割好几亩地的。

不过现在算是变革时期,什么事儿都不稀奇——过上几年,这种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就只有在记忆里找了,那时候联合收割机轰隆隆开过去,谁还下力气呀!

……

靠牛马碾场的慢的很,还得防止牛马拉屎撒尿,会很让烦的。

但是有拖拉机一天快得多,碾到傍晚,赵起武就甩开膀子,趁着晚风开始扬场。

‘扬场’就是把带着很多麦芒的麦子扬上天空,有风吹过,麦子会直接落下来,而那些麦芒就随着风吹到了一旁。

扬场也是有技巧的,赵起武也是被骂过不少次才学会的,也算是老把式。

这时候可以多上几个一起扬,但是要有技巧还得配合好,不然有个捣的一会儿扬别,还不如别呢!

赵起武家就有个这样的,不过今年捣偷懒的那个不在家——少了他大们还念叨一两句,但是赵起武就觉得挺好,至少活还快了点。

一天是不完的,晚上赵起武就卷了席子,带着金子睡到了打麦场,看场。

看场的除了防盗,还得防雨。

虽然大家现在都知道听天气预报,但是这年的天气预报……反正只相信天气预报的,现在都出门乞讨了,四海为家潇洒的很,再不需要考虑收麦问题。

看场的是各家都有,并非赵起武一个

乡里有点事儿真的能传遍周边的角角落落,赵家湾的都听说了赵起武的事儿,不过赵景山两子啥都不说,也不骗说不知道什么的,就是不吭声,谁问也不回话,让问的自己没趣,不好再继续问下去。

平时赵起武都是在学校,过周也是飞得无影无踪,村里都见不着。

白天活忙,见着了也没空说话。

现在终于有空也见到赵起武本,就有开始问他在学校里的事儿。

赵起武就打哈哈,都推到自己认识个城里的‘能’身上——本地话,能就是有能耐,有本事的物。

藏獒,抓,甚至赵景山两子找到门路做生意……都是那个‘能’帮忙的。

至于说谁再想问问那个‘能什么的,是什么,赵起武就回应呵呵一笑。那些就自以为懂了,不再多问。

至于懂了什么,都是自己心里知道,反正赵起武不知道。

还有围着藏獒看热闹,不过大晚上的,也就是拿个手电筒照个亮,赵起武就安抚着金子,不让它惊慌。

这些事儿透露出来一点,对赵景山两子,还有杨秀娥母子俩,以后在村里生活,都是有好处的。

李子树说过,适当的掌握好高调和低调的度,与方便与己方便。

而在村里,要高调就得高到别想不到,不然别也眼红不是?你高的很了,别就不会眼红,只会过来捧你红。

不知不觉中,赵起武也开始会打小算盘了。

……

第二天继续碾场,等把所有的麦子装进袋子运进仓库,其实接下来还有活,要看天气,把麦子都晒一遍。

不过这个就不急,看老天什么时候给面子就什么晒。

现在有个需要马上办的事儿,就是去李东勇家——就是那个车被撞,没要他们钱的医生。

乡户家,平时没个事儿,也不会找什么理由去家家里走动,现在去看看,帮忙个力气活什么的,那也是应有之意。

结果开了手扶拖拉机跑过去,车上拉着各种工具,还提了不少礼物,谁知道家比他们动作还快,麦子早装袋进了屋,什么忙都不用他们帮!

李医生还没来得及走,看他们来了客气的很,推辞了好久才收下礼物。

然后一转,等他们走又给他们带了不少回礼。

等赵起武一家回了家,才反应过来,家可是开小车的,估计去帮忙的肯定多。

不过去一趟总归是心意,也让家知道,自家不是白眼狼,没忘了家的分。

至于其他的,也不用讲究那么多。

……

然后赵起武就坐不住了,准备去京城买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