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8章 相信百姓,依靠百姓(1/2)

五百漕工,前后足足谈了三天……王岳的小本子上记下了超过一万字,说得喉咙沙哑,声音都变了,但是王岳却十分满足,甚至有些惊喜了。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陛下,其实吧,我们对于普通百姓,真的缺少了解……在富国强兵这一块,他们绝对比咱们还要迫切呢!”

“是吗?”朱厚熜挠了挠,貌似真的有道理。

不管怎么改朝换代,孔家都享尽尊荣,士大夫集团,也一直是,哪怕被排斥到了九等,依旧有许多儒士跻身文官集团,成了大元朝的支柱之一。

最最讽刺的是,这群汉文官竟然是坚决反对元廷治理黄河水患的一群,相比之下,元朝宰相,蒙古脱脱,倒是挺关心民生的。

就拿现在的局面来说,假如大明朝亡国了,不管是东南的士绅,还是北方的晋商,家都有办法,保住荣华富贵。

大不了损失一些族财产就是了,没准在新一的洗牌之中,还能卡一个更好的位置。

普通百姓呢?

大家伙根本没得选择,不管是兴还是亡,他们都是可怜的鱼,不断被收割的韭菜。

国家强盛一些,朝廷富裕一些,对他们的压榨少一点,子就能轻松一些……道理就是这么简单直白。

“陛下,其实我甚至觉得咱们犯了很严重的错误。咱们把变法的希望寄托在张璁等臣子身上。臣觉得,其实老百姓要更加可靠!简单说,就是依靠百姓,信赖百姓,发动百姓,为百姓代言!”

王岳的这一番高论,得到了朱厚熜的赞同。只不过事说起来容易,但是做起来却太难了。

都说依靠百姓,那要如何取信于民?

靠着寥寥几次的座谈吗?

很显然,这是不够的。

王岳脆亲自下去走访,把收集到的况,去跟普通的漕工验证,然后了解大家的想法,再去调整政策,反反复复,不厌其烦。

首先,漕运绝不能说停就停了,要有一个过渡,给大家伙一点适应的时间。

其次呢,海运和有轨马车,要同步发展。

漕运不只是南粮北运的问题,更是一条经济大动脉,是把偌大国土连成一体的重要工程,是这个国家的筋骨血脉。

漕运可以被取代,但是这条经济命脉不能断了。

物流,流,经济文往来,必须要保证,甚至还要强化。

轨道马车要发展起来,后要优先修建两京铁路。

在这些远景规划之前,沿途的桥梁,道路,农田水利,各种投都不能少。

还有,要拿出相当的财政。成立学堂,辅助漕工转型,寻找到新的生计。

王岳花了大把的时间,跟漕工流,前后有三万多听过他的讲述,也有几百,向王岳提了建议。

最终王岳拿出来的方案,综合了各方看法,详实细致,有极具可

当这一份八万多字的方案传到京城之后,内阁诸公全都惊呆了,尤其是张璁,他是彻底服气了。

师父就是师父!

自己这些年。强推了多少法令?

何曾有一项法令,能细致到这个地步?

自己最多是跟朝中官吏,跟一些有识之士了解况,何曾像老师这样,去跟最底层的漕工面对面沟通?

你说这些什么都不懂,是一群刁民,跟他们谈,都听他们的,只会坏事。

可事实恰恰相反……王岳跟漕工流,很多漕工最担心的一件事,竟然是朝廷承诺了这么多,钱从哪里来?

要不要适当削减一些,又或者,由他们自己想办法,朝廷只要能帮着解决一些主要的困难就好。

面对百姓的担忧,王岳仔细算过了,首先,投资道路桥梁,修建有轨马车,这是既定方针,就算不废除漕运,也一样要做。

而且废除漕运之后,会使得有轨马车的项目更加受到青睐,毕竟除此之外,就没有选择了。

因此这一部分可以引的力量,预计能筹措八百万两以上。

另外随着漕运废除,每年维护河道的经费,从朝廷到地方,就有二三百万两之多。再有,原本专门设立的河道衙门,还要下面保护河道的兵丁,全部可以裁撤,又能节省几十万两。

还有一项,就是山东,南直隶等地的清丈田亩,这又能极大增加收,至少是百万两计。

其实还有一个很大的项目,那就是食盐!

两淮可是最重要的产盐基地,前些时候,王岳已经从北境不断销售池盐,来瓦解盐商势力。

只不过北境太远了,隔靴搔痒,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如今朝廷把力量南直隶,就可以改革盐法了。

“其实也不用太复杂,就是废除现有的大盐商的专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