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将军出征(1/2)

汉阳陵东五里,一条小小的溪流沿着一个小丘拐了个弯,在小丘下形成了一弯浅滩,小丘约莫二三十亩大小,上遍植桃林,以荆棘围栏,在临近河滩处有一间木屋。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的第一场雪,给这里覆盖了一层薄薄的白装。

桃林处一处有一处平台,有一处青砖砌成的坟丘,坟前立着一块石碑,上书:妻崔颜氏若兰之墓,立碑者:崔牧云。

旁边有一处茅庐,崔牧云已在此住了五天了。

茅庐前崔牧云正在舞剑,白衣胜雪,时而静若伏虎,时而动若飞龙,时而缓若游云,时而疾若闪电,漫天飞雪似都化成了往的笑颜,只是已随时间远去,变得越来越模糊。

昨夜他似又回到那个纯真的年代,看到了那甜丽子在桃林中穿跃的声影,可就是抓不住,就是抓不住……

再回,却是颜若兮的浅笑言兮:故难相思,莫负痴心

猛地收住剑舞,漫天飞雪中,矗立着一个清瘦的身影。

一身桃色百褶裙,肩若削成腰若约素,一条翠绿丝带将乌黑长发束起,一张清丽面容,目中含泪欲滴。

挽着一个竹篮,里面是些香烛纸花。

“云哥哥。”

叫了一声,两行清泪已忍不住滑落下来。

正是颜若兮。

这个平就像糯米团子一样粘着自己的孩子啊,几年未见,怎得这般清瘦?

崔牧云心中就像被针刺了一下,怜地伸手去拍打落在颜若兮上的积雪。

宣武门到高陵邑三十多里,可崔牧云骑着五花马,像一个孩子一样跟在夏侯震后面随大军的步伐行进,也不说什么。

铁三、铁四只得远远相随,不时注意山谷中行走的路

夏侯震晓得这个弟子的脾,拿起笔墨,能演绎千古文章;持戟跃马,敢在千军万马取上将首级;执掌商行,羞煞奇计赢的大贾。

只是在尉迟夫、崔韶华和自己几面前,乖巧的就像个犯错的孩子。

身边两位副将正是原来狼骑营一起患难与共的同袍—洪武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

、潘大虎。

半月前领了军令,夏侯震叫门去杜陵原召集旧部,这两竟也带了族中壮丁,到营中报道。

族长还想劝阻,两大咧咧地说夏侯老将军比他们年纪还大十几岁,尚可领军出征,他们身体结实,哪里不行。

潘大虎还挑斗族长与他打上一架。

作为幺儿子的族长那里敢和父亲打斗,只得悻悻然叫了两个孙子跟在父亲身边随时照顾。

也已经发花白,洪武子有些发福,潘大虎还是那么瘦,一路嘻嘻哈哈逗着崔牧云开心。

到了长亭,夏侯震两带着大军先走。

翻身下马,将马拴在长亭的马桩上,走进长亭。

铁三早就过来擦净桌椅,摆上酒菜。

依旧是官窑青瓷,酒尚温热,定是在怀中一直用暖壶揣着。

夏侯震倒了一杯饮下,竟是同洲杜康,清冽碧透,齿生香。

赞道:“好酒!”

崔牧云看了一眼铁四,铁四低声回禀:“已将坊中所藏三百坛,由铁十三随延州军资护送去了延州,等师傅一到便可接。”

夏侯震慈的看着崔牧云,笑道:“某与你那两位叔伯就这一,云儿有心了。”

眼看大军已经走得远了,天地间只剩下雨雪飘零在灰蒙蒙的原野中。

“拓跋连及有三子,长子拓跋利文弱,粗通文墨,在绥州掌管民政粮;二子拓跋钵听闻是当年拓跋连及被发配到北海,与什刹海与北海野子所生,自小与野狼、猛虎搏斗,较其父生更加威猛。”

浅饮了一酒,崔牧云接着说:“拓跋连及三子拓跋屈,听闻已被辽国皇帝在大都斩杀。”

崔牧云道:“我已让铁二十领了一卫铁骑,护卫师傅安危。军中但有所需,尽可叫二十传讯来,牧云定当全力筹措。”

“此次慕容尔大败,拓跋连及借为三子复仇,已尽起所辖三万军马,驻军灵州,如今绥州空虚,拓跋钵虽说要整军南下,只怕是为防止我军趁机攻打绥州的瞒天过海之计。”

夏侯震笑道:“拓跋氏刚刚立国,夏、绥、银三州本就贫瘠,就是加上党项八部,可征之兵不过五万,拓跋连及叛出

(本章未完,请翻页)

大辽,自会防备大辽多一些,只是西北除大都周边,亦无富裕州郡。”

“今岁大旱,北地更甚,拓跋所居三州,军民粮恐怕难以支撑到明年,拓跋钵借粮之词,也是搂打兔,能借下粮更好,借不下则恐吓住延州军民,不敢北犯。”

“银、临本是某征战过得地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