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莫生气(1/2)

元韬泽在长安生着气,元无极这几天心里也非常非常的不痛快。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才十一月出,剑阁就下了一场大雪,完全封住了进蜀地的道路。

感觉进秦岭以后老天总是不如意,不是大雨就是大雪,不是洪水就是冰封,这到底是个什么写照?

是老天对我放弃皇位的不满?

上辈子吃了那么多苦,这辈子老天开眼,降生到皇家,想着是老天给自己的补偿。

太子啊,连个兄弟都没有,不应该稳稳衣来伸手饭来张

不应该是世上最大的那个纨绔子弟?

不应该……

哎,不应该的事太多了,弄得这辈子还不如上辈子啊,每天都在生死边缘,亲叔叔都成了敌家还能豪万丈地大喊几声:“大好颅,谁当斫之。”

自己这颗小脑袋还是不张狂了吧,好不容易找个妈,总得保护好,不让她伤心。

哎,咋都逃不过劳苦命啊!

算算时间,今天是宝宝九岁生

上辈子这时候宝宝是祖国的花骨朵,沐浴在社会主义的阳光下幸福成长,虽没妈,可每当生那天,总能收到父亲买的生蛋糕。

那一辈子,自己最对不起的就是父亲,母亲去世后没有再娶,含辛茹苦将自己拉扯大,自己成亲那年父亲积劳成疾,也是因为癌症去世。

现在宝宝生,没有陪。

真是万恶的旧社会!

冷了半个月的天气放晴,元无极站在定军山的高处向山下的永晟军忍不住向北方张望,秦岭群山如黛,秦岭那边,母亲也应该在三清像前为自己祈祷着吧?

好在永晟军朱毅这几年积攒了不少粮食,足以支撑这四五万到明年春季。

天寒地冻,元无极将各家的工匠集合起来,购买了大量的铁料,打制了上千个行军锅灶,又叫泥瓦匠给各家搭建地灶和火塘,先解决这上千家的吃饭和取暖问题。

由于采购了大量的铁

(本章未完,请翻页)

料,招来了汉中太守夏侯雙的怀疑,今天一早就带着十几个府衙的属吏过来慰问,元无极心里清楚他的来意,没搭理他,叫古舒文带着他去四处转转。

营房左侧就是铁器作坊,几十个铁匠着榔打制着铁锅。

夏侯雙假意翻看了几打制好的铁锅,对铁匠师傅的手艺称赞不已,收来的铁料都堆在那里,只要不是制造兵器就行了。

夏侯雙放心不少。

离铁匠坊不远,几百个在一个土崖下面用将土和稻灌进一个四方的木模具中用石夯捶打成四方砖块,放到太阳底下晒着,不远处有三个瓦窑,窑顶有烟气升腾而出。

有一个瓦窑已经出炉了,十几个冒着热气往外搬着成型的土砖。

刚搬出的土砖就被运到一处工地,一座砖房已经初具成型,夏侯雙问旁边的匠,这样的砖房几乎每天都能建成一座,虽然粗糙低矮,但一家七八绝对够住了。

匠户还自豪地告诉夏侯雙,建成的房子都同时建造了一处地灶和一处火塘,既能做饭,又能取暖。

这样的流水线工坊有五处,也就是说这个月就能安置一百五十家了,算上军营原来的住房和挖掘的窑,这个月下来,这些基本都有温暖的地方过冬了。

夏侯雙惊叹不已,古舒文又拿出一个册子,说是这是蜀王叫给夏侯雙的。

册子里面有土砖的烧制技法、地灶和火塘的建造办法。

几万一汇合,元无极就在赵博南、袁鉴修、崔牧云的辅助下设置了临时负责机构,元无极称之为蜀王行辕,赵博南几思量了一会,觉得还恰当,也就认可了这个新名词。

赵博南为蜀王相,自然任了行辕的总领,袁鉴修为副领,崔牧云当仁不让,成了

并一万军队的总统领。

且将从长安带来的这三万多不论原来的官爵,只以家族、官署、贵贱,编制成两千一卫,再配以军队三百,共编成一十八卫,每卫设置文吏二十,校尉三名。

(本章未完,请翻页)

文吏设置卿老为尊,校尉设置将军为主,但一切事务,皆由卿老决断,将军为辅,若还有不能决断之事,再上报到蜀王行辕裁决。

赵博南召集了原官职在三品以上和各家族的族老召开了一个会议,宣布了关于成立蜀王行辕的事,并许诺到蜀地以后,再重新按照原来的职位重新安排职事。

这才安抚了众已有些波动的绪。

元无极琢磨了好几天,写了一个册子,由担任行辕幕府书吏的古舒文、司马茂、司马晗等立马撰录分发到每卫。

册子写明:粮给养按每十天发放一次,由每卫统一领取,按士族、民户、贱户配发到各家各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