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2/3)
一辆马车缓缓停在懿王府外,董婉儿手握在京都尚未完成的一幅《寒梅雪景图》,叩开了懿王府的大门。
她满心欢喜地抱着这幅画而来,便是想要在明京都之前,借着指导画作之名,来看萧澈一眼。
此刻画卷已在懿王府书房的桌前缓缓铺开,白雪压枝,红梅初绽,翠竹挺拔,勾勒出初雪覆红梅的唯美画卷。
萧澈看着画卷,剑眉轻蹙,对着董婉儿的画作开始点评。
“这红梅尚可,只是这翠竹,失了苍劲的力道,世都将翠竹喻君子,便是看重它的挺拔的风骨,婉儿这幅寒梅雪景图中的翠竹,却好似柔弱无骨的病美
。”
萧澈对作画有着极高的要求,这不留一丝面的挑剔之言,一字一句都落
了叶卿卿的耳中,他的点评堪比学堂中最严苛的夫子,她甚至还有些佩服董婉儿的忍耐力,若是换做自己,只怕是会拍案而起,立马同萧澈翻脸,但董婉儿仍是不动声色地将萧澈说的每一个字都默默地受着。
叶卿卿甚至还有些庆幸,幸好自己琴棋书画样样不懂。
世对他
不擅长的领域,还是抱着很宽容的态度的。
而董婉儿就不同了,她是才,她得琴棋书画样样
通啊,还得忍受萧澈对她的万般挑剔。
可董婉儿到底是名门贵,面皮太薄,面对如此直白的挑剔之言,面上还是有些挂不住,那泛红的眼尾,蓄了满眶的眼泪,似要夺眶而出。
前世,叶卿卿羡慕董婉儿能得到萧澈的指导,能借作画之名和萧澈独处,说不定还能得到萧澈手把手的亲自指导。
可自己对于作画是毫不通,也毫无兴趣,母亲请来了名师教导,可她是喜动不喜静的
子,拿笔作画,静坐数个时辰,还不如罚她去蹲马扎,她也没有作画的天赋,画什么都不像,无奈之下只好放弃,现在看来,这样的独处,也并不如她想象中的那般美好嘛。
叶卿卿轻轻勾起唇角,心里还颇为同董婉儿。
只见董婉儿委屈的眼泪正在眼眶里打转,这样集万千宠于一身的贵
又怎能经得起那样严厉的点评。
仿佛叶卿卿又见到了前世那个对任何都冷淡的懿王。
只见董婉儿抿着唇,眼中含泪,半晌才鼓足勇气问道:“老师,我的画作真的有那么差吗?”
她苦练了多年的画作,这幅雪中红梅是自己的得意之作,那未完成的部分,原是想要萧澈为她添上几笔,再提一首诗词,可却被萧澈这般挑剔,心里自然是会不好受。
良久,萧澈才皱着眉,缓缓道了一句:“是孤的要求比较高罢了!”
就他这张嘴,活该孤身一辈子,叶卿卿听闻险些从屋檐上栽了下来。
果然,董婉儿那委屈的神,朦胧的泪眼,苍白的脸色,半晌都说不出一句话来。
偏偏萧澈却像是全无察觉一般,又道:“初雪时,红梅大多数打着花苞似在积蓄在寒冬绽放的力量,这几处有些不妥。”只见他提笔,利落地在画纸上圈出几株盛开的红梅花。
董婉儿的脸色由白转青,愣是呆在了原地。
叶卿卿也觉得有些哭笑不得。
想着董婉儿拿着这幅画原是想要得萧澈几句夸赞的,可未曾想他几笔下去,这幅未完成的画作,在他眼中竟全都是不足之处。
唰唰几笔下去,满幅画作之上除了空白之处,几乎都被圈出了出来。
董婉儿脸色煞白,羞的满面通红,恨不得就地挖个将自己埋了。
想当初,萧澈师从春山大师,春山虽是名师,却出了名的严苛,他对自己的弟子是极挑剔的,那时萧澈只有五岁,为了画好雪中红梅,硬是在雪地里等了数个夜晚,亲眼目睹红梅从含苞待放到尽数盛开。
手脚都冻得僵硬了,双手都生了冻疮,才将红梅凌寒独绽,甚至冰而出的纯洁高贵跃然纸上。
他如今的画技并非是一练就,而是经历数
,数十年的苦练,方可练成。
养在闺中的
子,并未经历风雨,和岁月的磋磨,哪能有如此感悟。
萧澈并非意识到自己对董婉儿的要求着实高了些。
董婉却并不会如此想,只为自己的画作受到挑剔而懊恼不已,想着自己无论作何努力,都难以萧澈的眼,就如同眼前的这幅画作,看着虽华丽,却经不起推敲,虽曾受无数京都贵
的吹捧,并在萧澈看来,不过是不合要求的下等画作。
思及此,董婉儿将眼中含着的泪水滚落在地,夜里带着一丝凉意,凉风从敞开的窗子中涌,将董婉儿从
到脚包裹住。
洛宁轻叩房门道:“殿下该换药了。”
董婉儿紧张站起身来,焦急地问道:“老师可是受了伤?又怎会受伤?伤在何处?请过太医不曾?”
那红红的眼圈,蓄了满眶的眼泪,顿时滚落在地,那焦急万分的眼神,显然已经超过了师生之谊,萧澈只是淡淡地道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