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我揭发你们(2/2)

喘着气答道:“民刘知易,见过侍郎大。请恕小民重伤在身,不能行礼!”

说着一副挣扎着要起来的模样。

曹侍郎连忙道:“刘贤弟勿动。”

刘知易躺平,继续喘息。

曹侍郎又道:“刘贤弟是读书,听闻幼时有神童之称。”

刘知易:“都是乡野之瞎传,民才疏学浅,连个秀才都考不中。让大见笑了。”

曹侍郎:“贤弟过谦。贤弟才名本官刚刚得知,不由心生惋惜,若是本官早点结识贤弟,延请名师教导,或许贤弟如今已经高中进士,就是名列三甲也不奇怪。亡羊补牢犹未晚矣,幸好本官途经春风亭,虽然遭逢徐太傅被劫,但能结识贤弟,也不失为因祸得福,为国寻得一良才。”

曹侍郎话里有话,刘知易赶紧递话:“大何意?”

曹侍郎笑道:“不知贤弟是否有意太学学习?”

刘知易马上露出惊喜状:“当然愿意。”

曹侍郎却不接话,转移话题:“此次徐太傅被劫,不知贤弟如何看法?”

刘知易装作沉思的样子,片刻叹道:“看来徐太傅贪墨军饷一案,确有其事。当真可惜!”

曹侍郎反问道:“何以见得?”

刘知易露出一副十来岁年纪的书生那种,明明思想浅薄却极为坚定的神态,斩钉截铁的回答:“显而易见!天下皆知,当今天子乃太傅门生,太傅进京,必然阁拜相。除非是法不容赦的重罪,天子万万不会追究。太傅却被劫走,说明贪墨军饷一案确凿无疑,不敢京面见天子。”

曹侍郎一副‘原来如此’的模样,感叹道:“哎呀,听君一席话,如拨云见。贤弟果然大才!”

刘知易半是羞涩半是得意,嘴里还假客套:“大谬赞,谬赞了。”

曹侍郎又一声叹息:“可惜贤弟身受重伤,听大夫说,怕不太好!”

刘知易叹道:“确实如此。各有命,大不必为小惋惜。”

曹侍郎赞许道:“贤弟如此豁达,难能可贵。让本官为你把脉。”

握住刘知易的手腕,手指搭在脉上。

刘知易感觉到有一气息从手腕处钻,在身体里游走,带来阵阵剧痛。

曹侍郎不是一个手无缚之力的文,这并不奇怪,这世界上的读书可都是带刀行走官场的修行,不同品级的官员往往都身负相当的功力。跟武夫不同,文修炼的不是武道功法,而是跟武道相对应的文道经典。儒家、道家、法家等诸子百家都是文道,文道最常见的是道、儒、法、兵四家,也有修行墨、名、阳、纵横等家的。还有“兼儒墨、合名法”的杂家,兼修并不罕见。

刘知易感叹:“大通医道?”

曹侍郎笑道:“不敢称通,只是朝中皇亲国戚有恙,常邀本官瞧病。博了些许虚名。我观贤弟之伤,九死一生,还有一线生机。”

刘知易面露欣喜,像一个溺水将亡之,突然抓到一根救命稻,神色亢奋起来,高声叫道:“大救我!”

曹侍郎从怀中掏出一只瓷瓶,倒出一颗红丸:“这是本官托好友炼制的保命秘药,强心丹,只需服下一颗,一个时辰之内,再重的伤势也能压制。你且服下!”

刘知易张吃下曹侍郎喂下的红丸,恨不能抠嗓子眼马上把红丸吐出来。鬼知道这老贼给他吃的什么东西,有什么副作用?要不是迫于无奈,他打死都不会吃。

脸上则装出一副感激涕零的表:“谢大赐药,救命之恩永世不忘!”

药效很快发作,感觉到一团火从心烧起,迅速烧遍全身,伴随着强烈的剧痛后,刘知易出了一身臭汗,奇迹般的感觉不到痛处,四肢能活动自如了。

曹侍郎叹道:“此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要想真正救命,还得朝廷赐药。待本官上书朝廷,赐下一粒四品大还金丹,必能救你一命。”

刘知易连忙起身,躬身下拜:“全凭大做主!”

曹侍郎对刘知易这略显浮夸的表演颇为满意,笑道:“有件事,你应该知。”

刘知易道:“不知大所说何事?”

曹侍郎叹息一声:“就在昨夜,你父兄打伤看守,带着你母亲畏罪潜逃,扔下你一不见踪影。”

来了,来了。刘知易心道,先用强心丹给点小甜,然后用朝廷的大还丹作为诱饵,接下来该游说刘知易检举揭发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