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节 徐家愣头青(2/2)

请众来后堂的原因,这是打算和稀泥了吧?

刘知易猜测着。

回话道:“大。此案中有蹊跷,既然没有充足证据,就该释放无关等。”

大夏律例中可没有疑罪从无,也没有保释、假释条款,没有定案之前,无关等想关多久,就关多久,很不道。

郎中摇摇:“此案牵扯太大,本官做不了主。不过本官也是法家门徒,学法护法,一定不会枉法。待禀过尚书大后,本官会上书请求重审此案。”

学法护法原则,至少在上,已经成为法家的信条。

不过刘知易相信郎中的诚意,这件案子背后有牵连,事前他都不知道。可是案子现在已经公开,显然是一件奇案,对于法家弟子而言,对这种案件很痴迷,对于刑部官员而言,这种案子可以让他们成名。所以这对刑部郎中是一个机会。

刘知易拱手:“大秉公执法,让感佩。”

客气一番后,郎中待众,不要意气用事。这也是目的之一,担心这几个愣青,会继续闹事,今天不给他们一个满意的待,万一他们跑去告御状就麻烦了。先把他们稳住,给重审此案创造机会。

答应下来,然后郎中端茶,这是送客了。

告辞离开。

等了三天,终于传来刑部要重审汴媪案的消息,派衙役传讯众

刘知易再次上堂,依旧为“楚儿”辩护,认为她没有杀死汴媪。

审案的已经不是刑部郎中,而是刑部尚书,郎中和侍郎会审,坐在两边。堂下还坐着一个穿着金吾卫铁甲的中年官员,汴媪果然跟金吾卫有关,他们派来监察。

刑部尚书开审。

“谢大,你等四以为,汴媪案有蹊跷,仗义上诉,本官很欣慰。”

先说好话,刘知易马上感觉今天这个案子不好审,后面恐怕有恶言等着。

果然刑部尚书话锋一转:“本官已经查证,汴媪宅中血迹,与漏泽园坟中死尸血迹不同,并非一。但是楚儿谋杀汴媪,证据确凿,证物证俱在,且凶犯本供认不讳。楚儿杀,铁证如山。且楚儿乃汴媪养,杀母,罪加一等。楚儿罪不可赦!”

刘知易皱起眉,竟然直接要审谋杀案了。这是幕后势力施压,要尽快结案吗?他最怕的政治涉司法的况还是发生了。

而且刑部尚书一开始,就将楚儿定为杀母,完全不留余地。封建社会,杀父母跟杀旁有更恶劣的质,属于十恶不赦的范畴,哪怕大赦天下,十恶不赦的大罪也不会得到赦免。

刘知易脑子里开始快速思考如何应对,楚儿刺杀汴媪,这件事确实铁证如山,但不能将楚儿跟汴媪的关系定为母,青楼行业,老儿目的是为了让儿赚钱,尤其是汴媪,她养儿都不是为了赚钱,真正的目的可能是培养杀手,但这不能拿出来说,明面上的目的,是经营产业,她养儿是为了出租,这是简单的商业关系。说句不好听的,汴媪养孩,跟农民养牛羊没什么区别,儿只是她的工具。

刘知易马上反驳:“尚书大容禀。风尘行业养孩,名为母,实为主仆。”

青楼老养的孩,都是买来的,因此这个说法合适。

尚书点接受,或许他一开始就是这个目的,给对方留下辩驳的空间,跟菜市场上漫天要价就地还钱的套路差不多。

“恶杀主,同样罪加一等!”

结果相同,谋杀本就是死罪,从轻发落,也不过缓刑,秋后问斩,罪加一等,那就可以马上行刑。尚书受到了幕后势力施压,只想尽快结案。

刘知易能接受,只要不是定下十恶不赦的大罪,就还有转圜的余地,他可以通过辩诉,找理由将案件拖延一阵,争取秋后问斩不难,这样就有了时间,慢慢找汴媪,找楚儿,甚至查明此案。

可是有无法接受,突然站了起来。

徐介大声道:“大容禀。关押在牢里的,并不是汴媪假楚儿,而是江南王铄。”

徐介一说出来,所有都懵了。

刑部诸位官员,他们之所以一直没有审理此案,是因为此案中牵扯到了一个进士,正是那个王铄。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